-
在第六个“中国品牌日”来临之际,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了“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涵盖食品、汽车零配件、家用电器等与民生息息相关重点领域。
据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秘书长殷荣伍介绍,当前,假冒侵权行为仍然屡禁不止,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高、利润率高的产品,往往是被假冒侵权的对象。产品防伪溯源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企业品牌和知识产权、维护消费者权益、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产品防伪溯源广泛服务于农产品、食品、医药用品、农资、婴幼儿用品、化妆品、皮革制品、服装、汽车零配件、建材家居、艺术品、文教体育用品、电子电器、日用化学品等30余个行业,数十万个品牌,有效保障了品牌企业利益,增进了消费者信任。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包括应用在名牌白酒上的微纳光学可变、全息烫印和信息防伪技术,“真迹结构”和“结构三维码”原创性专利技术,“纹理防伪”技术;应用在插座等家用电器上的“物理防伪 信息防伪”综合防伪追溯技术;应用在乳制品产品上的以信息追溯管理系统和双层结构防伪标签;应用在汽车玻璃产品上的量子云码可信溯源技术;以及应用在大米上的“福码”编码技术等等。案例涵盖食品、乳制品、汽车零配件、家用电器等与民生息息相关重点领域的知名品牌,其防伪溯源技术方案均满足相关产品特点和防伪需求,有效融合先进的信息防伪技术和物理防伪技术,在防伪力度、查验便捷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表现突出。为品牌提供防伪保障的同时,相关防伪企业拓展溯源信息管理、防窜货管理、营销管理等功能,助力品牌企业高质量发展。
专栏 行业信用宣传 信用中国 | 2022/05/13 -
专栏 行业信用宣传 信用中国 | 2022/05/12
-
专栏 行业信用宣传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倡议书 | 2022/05/12
-
日前,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委员、总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介绍了针对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资金困难,该行在信贷方面出台的支持举措。
他介绍,为做好金融支持复工复产工作,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根据总行、总局以及市政府相关政策文件精神,于日前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共包括7个方面20条具体措施。其中在信贷支持方面重点是三条。
第一是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本次疫情以来,上海市各金融机构努力克服疫情管控影响,实施线上办理、免申即享等便利化措施,有效缓解相关市场主体的融资困难,确保金融服务不断档。目前,上海市已陆续发布复工复产企业“白名单”,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推动金融机构加快对接,运用好降准释放的长期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扩大贷款投放,加大复工复产金融支持力度。
第二是加大对普惠群体的信贷支持。重点是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接触型服务业及其他有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行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加大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提升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支持市场主体复工复产。
第三是强化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主要是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直达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保障电力等能源稳定供应,有效满足物流航运循环畅通的融资需求。
例如,捷诺生物和海优威是上海首批666家复工复产“白名单”中的重点科创企业,捷诺生物主要生产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海优威是光伏产业链核心原材料重点工业企业,面对复工复产中的资金需求,工商银行启动信贷审批快速响应机制,为上述两家企业各提供了5000万元专项流动资金贷款,有力保障了企业的复工复产。
又如,申能集团旗下的吴泾第二发电厂2号机组计划利用高温亚临界技术进行升级改造,该行及时推动其与建设银行进行对接,成功获得4.8亿元、12年期的资金支持。这三笔信贷资金都将获得人民银行科技创新再贷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从而使获贷企业获得相对较低成本的银行贷款。
专栏 行业信用宣传 信用中国 | 2022/05/11 -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第一批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验收情况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知识产权局,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各地方有关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202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湖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甘肃省等12个地方知识产权局开展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工作。按照工作安排,组织对各地试点工作进行了验收,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试点期间,各地积极探索,从建立工作基础、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工作支撑等方面,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建设,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经验做法。经综合评审,12个试点地方均通过验收,其中四川省知识产权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和江苏省知识产权局试点工作验收结果为优秀。
请各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根据通报情况,加强学习借鉴,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节奏,全力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为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特此通报。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
2022年5月5日
专栏 行业信用宣传 国家知识产权局 | 202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