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新办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介绍说,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符合行业特点的动产质押类贷款产品,对信用等级较高、承担疫情防控和应急运输任务较重的交通运输企业加大融资支持的力度。
戴东昌表示,2021年交通运输部积极推进减税降费,持续降低物流成本,不断加强行业监管和服务,努力帮助企业减轻负担,纾困解难。
在着力推进减税降费方面,主要措施包括从去年1月1日开始全面停征港口建设费,指导各地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目前29个省份出台167项高速公路差异化的收费政策。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政策、全面清理规范大件运输涉企收费,全年减费总额超过1000亿元。
在指导行业贯彻落实好国家支持扶持政策方面,印发通知并动态发布交通运输业国家财税金融助企纾困政策清单,指导和协助地方和企业解决纾困政策执行和落实当中的困难,确保行业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
在强化行业收费监管和服务方面,开展港口经营市场检查,进一步规范港口企业经营行为和收费行为。强化国际班轮市场监管,指导班轮公司依法规范海运费和海运附加费的收取。
据悉,近期,国家发改委联合交通运输部等14个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40多项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涉及财政补贴、房租税费减免、金融信贷支持等多方面内容。戴东昌表示,具体到交通运输服务业,这次出台的政策文件还针对受疫情影响大、就业容量大的交通运输等困难行业提出多项精准性的扶持政策。
一是通过减免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减免房租等举措,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二是提高对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继续对新能源公交车给予购置补贴,为企业恢复发展、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符合行业特点的动产质押类贷款产品,对信用等级较高、承担疫情防控和应急运输任务较重的交通运输企业加大融资支持的力度。四是实施精准疫情防控举措,优化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
戴东昌称,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继续加强行业运行和企业经营状况的监测,协调解决纾困政策执行当中的难点堵点,让纾困政策措施真正落地生效、发挥作用,切实提高企业的获得感。同时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保障物流供应链的稳定畅通,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做好交通运输服务和保障工作。
专栏 国内动态 信用中国 | 2022/03/10 -
国家发展改革委:优化营商环境要落实落细监管制度规则 推行信用监管
专栏 国内动态 信用中国 | 2022/03/09 -
专栏 国内动态 信用中国 | 2022/03/08
-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作出系统设计和工作部署,要求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推行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服务模式。
《意见》指出,除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公共安全、金融业审慎监管、生态环境保护,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重要涉外等风险较大、纠错成本较高、损害难以挽回的政务服务事项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原则梳理可采取告知承诺制方式的政务服务事项,明确承诺的具体内容、要求以及违反承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细化办事承诺方式和承诺事项监管细则,并向社会公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完善容缺受理服务机制,依法依规编制并公布可容缺受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明确事项名称、主要申请材料和可容缺受理的材料。
《意见》明确,2022年底前,国家、省、市、县、乡五级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全覆盖,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建成,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2025年底前,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免证办”全面推行,集约化办事、智慧化服务实现新的突破,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建成。
《意见》从4个方面部署了重点工作任务:一要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和实施清单标准化,明确事项范围,建立基本目录审核制度和动态管理机制,健全政务服务标准体系。二要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规范审批服务行为和中介服务,健全审管衔接机制;规范政务服务场所设立、窗口设置和业务办理;规范网上办事服务,统筹网上办事入口,规范网上办事指引,提升网上办事深度;规范政务服务办理方式,合理配置政务服务资源,线上线下并行提供服务;规范开展政务服务评估评价。其中,在规范中介服务方面,要求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信用监管,实行信用等级评价、资质动态管理,解决中介服务环节多、耗时长、市场垄断、“红顶中介”等问题。三要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推广“免证办”服务,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推行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服务模式,提升智慧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提供更多便利服务。四要全面提升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服务能力。加强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统筹,强化平台公共支撑,提升数据共享能力。
专栏 国内动态 中国信用 | 2022/03/04 -
日前,国新办就促进工业和信息化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在会上表示,今年将开展防范化解中小企业账款拖欠专项行动,大企业、机构拖欠中小企业的款项被列入整治重点。
疫情以来,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较大冲击,尽管随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中小企业经营渐有起色,但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疫情散发冲击的影响,中小企业目前仍面临市场需求不足、成本上升、应收账款回款难、招工难、用工贵等问题。
肖亚庆表示,针对中小企业的诉求,今年要深入开展防范化解中小企业账款拖欠的专项行动,依法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有些大企业、机构拖欠中小企业的款项是今年整治的重点。同时,要推动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解决,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增加总量、扩大受益面、降低融资成本。
同时,今年还将在全国启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一起益企”的服务行动,举办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等。
此外,工信部还将推动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上下功夫,支持更多中小企业成为“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今年,计划再培育3000家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各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万家左右。将重点围绕产业链做好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文章,更好地引导鼓励龙头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专项行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鼓励大企业开放技术、市场、标准、人才等创新资源。
专栏 国内动态 中国信用 | 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