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1/09/24
-
9月3日,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云中城的华商教育总部,发现华商教育租住的1408室大门紧闭。有3名装修工人正在室内施工装修,一名装修师傅说道,他们一周多前就已开工,前一任租客已经搬走。
如果不是掉入所谓的“暑期培训”兼职陷阱,赖永兴或许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个叫六硍镇的地方。小镇被农田包围着,少有过往车辆,抬头望去,“山外有山”,奶茶店是镇子上最热闹的地方,常常挤满了人。
赖永兴是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准大三”学生,今年6月,偶然得知朋友要去江西华商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开办的暑培班做辅导老师,他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既能挣学费,还能锻炼自己”,便报名加入。
这个暑培班的教学点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六硍镇,赖永兴一行5人,一路换乘火车、大巴、飞机、私家车,几经辗转来到这里,开始为期15天的招生和30天的教学工作。
上午是语数外大班课教学,下午是精品班和一对一辅导。45天里,这个由4名“教师”,一名“校长”执教的教学点,创下了6万余元的“营业额”。可至今5人也没能领到兼职工资。
赖永兴说,华商教育先是以“财务在外地为由”拖延时间,最后干脆表示,公司亏损严重,拒发工资。“在广西,这样的教学点就有20多个,多数兼职学生没有拿到工资,公司在广东、福建等地均设有多个教学点。”
十几天里,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几乎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维权途径:学校、人社部门、教育局、市场监管局、派出所、市长热线……可追回兼职工资的愿望却一次次落空。
近年来,一些教育机构打着“暑期培训”“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的幌子,招募在校大学生,去往广西、广东、福建、湖南、江西等地的乡镇,开办辅导班。即将结课时,又以“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开销过大”等为由克扣、拒发工资。
经调查发现,一些机构往往今年注销公司,拿钱跑路,来年换个马甲注册后又卷土重来。
连日来,在江西华商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学了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南昌市礼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掌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南昌帮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博迪益学堂等多个教育机构兼职的大学生陆续发来求助信息,反映他们暑期在教学点打工不但没领到一分钱报酬,还倒贴路费、生活费的遭遇。
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民事裁定书显示,2020年仅学了么教育在江西就有5起劳务合同纠纷。
事实上,这些机构大多没有教育培训许可,有的甚至没有营业执照,办学前负责人会去一些乡镇提前踩点。一名学生说道,“教学点几乎都在乡镇,镇上管理宽松,即使违规开展教育培训也不容易被查到。”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1/09/15 -
交友软件遇到“温柔暖男”,打着感情牌的同时,还愿意带你一起投资赚大钱。心动的同时,一定要警惕!迎接你的,不一定是一夜暴富,一定是电信网络诈骗陷阱!
8月8日,柳林县居民张某通过某社交软件,结识了一名自称在部队服役的男子杨某国。对方在温柔细语中诱导张某通过指定的浏览器和网址,点击登录至某娱乐竞猜项目,通过短期风险投资牟取暴利。在“试水”并尝到部分“甜头”后,以各种理由催促张某进行大额投资,以平台无法提现或提现困难为由实施诈骗,导致张某损失55万余元。
接警后,柳林县公安局反诈中心和网安大队民警同步研判,先后辗转江西南昌和山东烟台,经缜密侦查,一举打掉一个黑灰产业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
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均被柳林县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1/09/15 -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1/09/08
-
来自无锡的13岁女孩因沉迷手游,经常被防沉迷系统限制,看到某视频平台“40元即可解锁人脸识别”的广告,随后被骗了5300多元压岁钱。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解到,近两年来,随着手游防沉迷系统的不断升级,很多沉迷手游的未成年人都会寻求“解除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限制”的方法,但没想到这是骗局,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去年6月17日,13岁的无锡女孩晶晶因腿部骨折在医院住院时,她用母亲周某身份信息实名认证,玩起了某热门手游。正玩得带劲,屏幕上突然跳出一条防沉迷系统提示,打断了她的兴致。系统要求以注册者信息进行人脸识别,当时因母亲不在医院照看,她只好作罢。
无奈之下,她只能刷刷某短视频网站消磨时间,突然发现平台推送了一个关于手机人脸识别的视频。视频下面的留言引起她注意。有人评论回复说,点击某短视频网站号即可解锁人脸识别。
随后,晶晶就与对方某短视频网站私聊后添加了对方qq。“40元即可解锁人脸识别”说法吸引了她,还成功还价到30元。对方称付款即解锁,还手把手教她从微信钱包转到qq,并给了相关信息。不太放心的晶晶说打游戏绑定的是朋友妈妈的身份证,对方回复没关系。
当晶晶用微信转账给对方时,系统却以对方账户行为异常为由拒绝操作。随后,对方以“风控,正常的”为由安抚,让晶晶发qq红包。
随后,对方要求提供游戏账号、密码及绑定的身份证号码、姓名。晶晶提出没有身份证号,被告知需118元买解封卡,解完可退款。晶晶再次发qq红包后,对方提出要人脸验证。她虽然疑惑,但还是拍了照片发过去,对方回复必须绑定身份证本人照片,否则就要购买人脸授权码。
见晶晶犹豫,对方又怂恿说已是最后一步,解完会连之前解封卡的钱一起退回。对方很快发来微信群二维码,让进群发红包付款,不要说话,发完退群。为尽快解锁,晶晶进群后发了450元红包。刚点击退群,对方又两次以补足退款金额、审核失败为由,要求晶晶再付1200元、1500元,同时发来游戏实名认证截图,名字身份证号一应俱全。见事已办成,晶晶没有多想就照办。
此后,对方又先后以购买游戏通行证为由,向晶晶索取3000元,接着是押金3000元、100元,当晶晶说没钱时,对方爽快表示都能垫付。最后,晶晶说只能给30元,对方竟然也答应了。
期间,对方不停变换指令,一会儿让解除微信实名认证,一会儿又重新认证回来,反复来回操作,让晶晶头昏脑涨。最后,晶晶终于得到对方“客服承诺7天内退款”回复,但加急处理还需垫2000元。一心想着拿回钱款的晶晶让朋友进群发了200元红包,又被告知系统延迟还需等待两天。至此,她5300多元的压岁钱已打水漂。两天后,得知情况后的晶晶母亲报警。
警方提示
“防沉迷模式旨在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破解’防沉迷可能迎合了未成年人的好奇心,但现阶段轻易破解防沉迷技术屏障基本不可能,是一种明晃晃的诈骗。”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张子扬说。
张子扬认为,某短视频网站所属公司虽对用户发布主视频内容进行了监管,但不法分子却利用视频评论区链接广告,“套娃式”规避监管,而该公司对此缺乏有效管理措施,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信息网络安全风险隐患极大。
今年1月6日,检察院督促该短视频公司对其平台内存在的不法信息进行整改。同时,张子扬电话联系上述短视频网站法务部门,向该公司发出刑事风险提示函,建议其对某短视频网站平台内现有的“解除游戏防沉迷系统”等不法信息进行彻底清除,对发布不法信息的用户以及评论区依法加强监管。
6天后,该某短视频网站公司回复,表示将对照检察机关“提示函”逐一进行排查、清除,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目前,该公司已针对“破解防沉迷”等关键词设置温馨提示,告诫用户警惕骗局。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