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游已深刻影响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玩手机游戏的比例已高达56.4%,部分未成年人严重沉迷于网络。
手游增加了未成年人新的社交途径,并不容易被家长发现,为一些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土壤。手游给未成年人带来两个不容忽视的影响:一是社交功能不设限引发的网恋、性侵;二是沉迷虚拟世界产生的“性格破坏”,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
苏州相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张雨琦表示,手游增加了未成年人新的社交途径,并且不容易被家长发现,为一些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土壤。手游给未成年人带来两个不容忽视的影响:一是社交功能不设限引发的网恋、性侵;二是沉迷虚拟世界产生的“性格破坏”,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
2020年8月12日,18岁女孩小冰(化名)报警称,被17岁网恋对象刘洋敲诈勒索。6天后,刘洋到派出所投案,如实交代犯罪过程。
两人7月初在一款手游中相识,很快确定恋爱关系。没过多久,刘洋便提出互换裸照的想法。经不住刘洋的软磨硬泡,小冰便自拍了裸照发给对方。7月中旬,刚从学校毕业的小冰准备考证找工作。其间,刘洋数次提出见面。考虑到疫情及距离等现实问题,觉得网恋不靠谱的小冰提出分手。
短短十几天恋爱,对方说分手就分手,让刘洋觉得“没有男人的尊严”。想到手机里存的裸照,刘洋产生“报复”的想法。
“不做我女朋友就给我买个苹果耳机,否则我就把你的裸照发到网上。”一番威胁后,刘洋收到第一笔“封口费”——一副价值1749元的耳机。
实际上,他没有按照约定将照片删除。“我知道她怕照片被发出去,会给我转钱。”刘洋向警方交代。
2020年8月5日至8月12日,刘洋又以发布裸照为由威胁小冰,累计敲诈勒索6000余元。8月12日,刘洋再次提出“给我5000元”,却始终没有收到对方回复。小冰选择了报警。
“我知道错了,当时真的是鬼迷心窍。”到案后,刘洋对自己的行为表示后悔与愧疚。
苏州相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从刘洋亲友邻居口中了解到,平日里刘洋是个乖巧懂事又孝顺的孩子,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考上了数一数二的高中。其家长知道刘洋的犯罪事实后,也很震惊。
2020年12月23日,考虑到刘洋是未成年人、学习成绩优秀,即将面临高考、家庭监管条件良好,且具有自愿认罪认罚、悔罪表现,根据相关规定,相城区人民检察院对刘洋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设置8个月的考察期。
张雨琦说,刘洋的父母以往对其管教较为严格,在现实生活中恋爱的可能性很低。“正因为刘洋的心智发展水平仍不充分,网游社交的蔓延快速且不加筛选地扩大了他的社交圈。在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下,他更容易产生犯罪意图甚至实施犯罪行为。”
当下,网络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国家新闻出版署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
无锡惠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刘媛媛表示,青少年沉迷网游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家庭、学校也应负起监管责任,引导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玩手游和网络社交的过程中,自觉养成良好的用网习惯。”张雨琦建议,游戏平台要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功能优化,针对不同年龄段设置相应的游戏及社交限制;社交平台则要加强对未成年人传输信息的甄别,多方联动,坚持打击与保护相结合,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1/09/08 -
“高额返利”“一夜暴富”……这样的词汇很多成年人一听就能生出警惕之心,然而未成年人却对这种“诱惑”缺乏防范意识。山东的小成(化名)就被骗子盯上了。
3月21日深夜11点,一对母子走进兰山公安分局枣园派出所报案,称被骗了20多万。经民警了解,男孩叫小成,14岁,是名初中学生
3月21日,小成在家用手机上网,在一个qq群里看到这样一条信息:只要有人发红包,就可以获得10倍高额返利。这条“一日暴富”的信息顿时让14岁的小成嗅到了“商机”
小成马上咨询对方,对方肯定了消息属实后,给小成发来一个二维码,让他扫描先充值50元,并称“返利”的500元需要后台按程序进行操作。随后,此人又推荐小成联系上了一个“后台管理人员”。这名“后台管理”人员称小成是未成年人,参加这款“返利活动”需要用家长的手机操作
恰巧,小成的妈妈在家,小成顺手拿过妈妈的手机,那名“后台管理”人员通过qq视频指导小成操作妈妈的手机。当对方发现小成妈妈微信里还有31万余元时,便告诉小成购买某款电子购物卡也有10倍返利,一步步授意小成修改了妈妈的微信支付密码,然后分多次将妈妈微信钱包里的10余万元转到小成个人微信里,指导小成在网络上购买了某商务平台的电子购物卡,让小成分多次共充值了8万元
此时,小成仍没意识到危险,还忙于向对方讨要10倍高额返利。对方称,按后台程序,小成还要参与一个微信发红包活动,然后统一将10倍返利送给小成。小成深信不疑,按对方授意继续操作着手机程序。对方又让小成用妈妈的微信加入一个微信群,每次向群里发送6000元额度的红包,设置成30人接收(每人200元)。小成“一鼓作气”,一个小时左右往这个微信群里共发送了22个红包。
待小成的妈妈拿回手机发现问题时,小成已经花掉了21.2万元,一分钱返利也没得到。见小成不再发送红包,对方瞬间将小成妈妈从微信群里踢了出来。此刻,小成才意识到遇上了骗子。
接案后,兰山警方组织精干力量侦破。经侦查,嫌疑人的活动范围均在湖南。3月31日,民警找到了嫌疑人黄某的住处。民警连夜开展工作,于4月1日中午将另一名犯罪嫌疑人邓某在家中堵获。随后几天,民警连续出击,又先后将多名下线人员抓获。
民警介绍,这些嫌疑人每天都新建大批qq群和微信群,主要目标是未成年人,他们以发红包或购买电子购物卡能10倍高额返利为诱饵,待未成年人上当后,他们一步步指导未成年人悄悄获取家长手机,将家长手机里的大量资金全部盗转。
防骗提醒:
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骗教育。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贪图小便宜;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
家长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以免其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同时也要关注孩子自己的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的余额。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1/08/30 -
现在大多数学校班级都建立了家校联系qq群、微信群,这些群本是方便老师和家长沟通联系的,却被不少骗子盯上了。新学期要到了,家长们可要辨别清楚了。
刘先生的儿子今年9月份要就读厦门某学校初一年级,8月4日晚,刘先生在刚刚加入的班级家校qq群里收到一条自己儿子“班主任”发来的信息。
大致内容是:“通知:现收取学期期间所需的学杂费用358元,本次缴费统一为微信收款方式进行收取,缴纳后截图发出给核对登记。谢谢配合。”并发来一个微信群二维码,下面附上“@全体成员 收到请回复”。
不一会,qq群里就有不少家长回复“收到”等信息。
刘先生看到发信息的qq头像与自己儿子班主任的头像一样,群里已经有不少家长回复了,“班主任”又不断催促“下午要登记”,刘先生便也没有过多怀疑并核实,随即通过微信扫码支付了358元。
在刘先生支付成功后没一会,微信群内的真实班主任便出来澄清信息,称自己qq号中毒了,提醒其他家长不要转账;而在qq群内,不少家长也开始说这个让大家交“学杂费”的老师是骗子,刘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刘先生向警方反映,自己之所以被骗,一方面是没有及时与老师或其他家长核实信息真伪,另一方面也是看到“老师”所要收取的“资料费”金额不大,便放松了警惕性。
警方介绍,每年的新学年,总是有骗子冒充老师、班主任针对新生家长行骗。骗子先潜入班级家校qq群,并冒用真实班主任或老师的qq头像,随后在群内发送收取“资料费”“学杂费”等信息。
警方分析,之所以骗子盯上了新生家长,尤其是新建的家校qq群,主要原因是这些新生家长刚刚加入新的家校联系群,一方面对学校老师和其他家长不熟悉,另一方面对于校方的一些缴费方式也不熟悉,让诈骗的成功率大大增加。而近期全国疫情有所反复,学校在缴费、发入学通知书等方面选择线上进行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这也让骗子的说辞更具“合理性”。
防骗提醒:
1、各班级qq、微信群应尽快建立严格的入群审核机制,老师要迅速核查群成员身份,清除可疑人员;
2、家长们对班级qq、微信群里发布的校服费、补习费、培训费等收费信息,要先与校方或老师核实后再进行转款;
3、家长们如发现异常,请及时留存相关证据,报警求助并通知校方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1/08/30 -
跟租房中介签了合同,交了半年房租,可租期刚过半,大学毕业没多久的董鑫琪竟被“赶”出了租住的小屋。
不久前,自称房东的几个人找上门来告诉董鑫琪,他们已经1个多月没收到租金也联系不上那家中介了。董鑫琪给联系自己签约付款的中介小哥打电话,发现自己已被拉黑。
有些傻眼的董鑫琪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无奈之下,他和另外两个租客一起去派出所报案。工作人员告诉他,此前已经有涉及这家公司的多个房东和租客前来报案。按照要求登记了自己的受骗情况后,目前董鑫琪尚未收到公安部门对这家中介立案的消息。
今年2月,董鑫琪在网上多个租房平台比价后,发现在闲鱼上的租房信息比其他平台要更便宜一些。自称是客房公寓的中介带着董鑫琪进入房间查看后,递给他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双方约定,租金每月2500元,租期为6个月。今年3月,按照“押一付三”的付款规定,董鑫琪和同学夏子康凑齐了第一笔1万元房租后,搬了进去。
3个月后,两个年轻人又攒够了3个月的房租,并通过房客公寓的官方微信付款平台交齐了租金。没想到,付款第二天,房东就敲开了他的门。房东告诉他,自今年3月以来,一共只收到中介转给他两个月的房租,此后再也没有收到钱,“现在连中介的人影都找不到了!”
前前后后租房这一年多,按照每月2800元租金计算,李大爷有3万多元房租没收回来,还惹了一肚子气。他请人帮忙找到房客公寓注册所在地,发现现场已人去楼空。
天眼查显示,这家天津房客公寓管理有限公司如今已涉多个法律诉讼案件,均为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被告,被天眼风险标注为“高风险”。目前这家公司法人预留的手机号已成为空号,今年5月,公司申请注销解散。
自己交了房租,能否到期再搬走?夏子康咨询了一位律师,得到的答复是,要依据房东与中介签订的合同类型来分析。如果房东与中介公司签订的是委托代理合同房客可以拒绝搬出。若房东与中介公司签订的是房屋租赁合同,那么房东就是出租人,中介公司为承租人,房客则是次承租人。因中介公司违约未及时支付租金,房东有权解除双方的租赁合同,并依据合同约定要求承租人返还房屋。
2020年以来,全国范围公开报道的信息中,已累计出现数十家长租公寓“爆仓”“跑路”的情况;高峰时,1个月内被爆出倒闭的长租公寓就多达15家。随后,多地纷纷出台相关文件,提示人民注意住房租赁市场的风险,警惕“租金贷”“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等问题。
专家提示:
周传豹律师提示,大学生租房时,一般会先找中介,但签租房合同时要尽量与房主本人面签,签合同前要对房产证、产权人的身份信息拍照或复印留存。
若房主不能到场面签合同,而由房屋中介代签合同,或者干脆是直接与中介签合同,则要关注中介是否持有房主本人签章的授权委托书、代管合同原件等材料,并拍照或复印留存。
特别要重点审查委托书或代管合同中,有无代为收取房租的权限。若没有,则要避免将款项支付给中介,而应直接将款项支付到房主本人账户。若中介有收取房租的权限,最好与房主沟通并留存证据,将来一旦发生纠纷,可以凭证据维权。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1/08/30 -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