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 省内动态 光明日报 | 2023/02/20
-
专栏 省内动态 河北日报 | 2023/02/14
-
近年来,承德市委编办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多措并举,开展信用建设工作,助力打造“守信受益、失信难行”的良好信用环境,获评2022年市级15家诚信单位之一。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根据《承德市信用状况提升工作方案》要求,市委编办积极响应,成立了由办主要领导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机关各科(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中心)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工作调度,定期研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及时把事业单位守信和失信行为通报各科(中心),为办理相关业务提供参考,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列入年度计划、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制定了《中共承德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提出相关要求。同时制定事业单位信用承诺、事业单位信用信息查询等配套制度,为工作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高效协同配合,信用信息报送及时。加大信用信息归集力度,凡涉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动态信用信息、分级分类评价、“红名单”数据,除依法不予公开的信息外,各科(中心)及时报送市委编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每月定期报送市信用办并在信用平台网站公示,截至目前,累计报送信用信息10万余条。
四、聚焦随机抽查,建立信用监管机制。做好事业单位“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有效衔接,不断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机制,形成监管合力。近两年,抽取已核准登记的事业单位28个,按照书面审查、实地核查、网络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对年度报告公示内容、职责履行情况、资产使用情况、证书印章使用制度落实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列入异常信息限期依法整改,整改完成率为100%。同时,按照市信用办提供的社会信用代码重错数据清单摸底排查,督导降低事业单位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码率;积极组织事业单位签订《事业单位信用承诺书》,推动事业单位诚实守信开展业务,高质高效提供公益服务。
五、关注诚信教育,加强诚信建设宣传。将诚信教育贯穿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志愿者服务和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利用qq、微信、电话等多渠道搭建与事业单位之间的交流平台,及时做好政策宣传、答疑解惑工作。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积极参与“消费者权益日”“全国质量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宣传教育活动及“诚信建设万里行”“诚信进社区”“诚信进单位”等宣传学习活动,截至目前,已组织宣传学习活动50余次。
专栏 省内动态 信用河北 | 2023/02/13 -
近日,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全省市场监管系统2023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部门内部联合抽查和企业信用风险差异化抽查,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根据方案,2023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深入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差异化抽查,全年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开展随机抽查次数占总抽查次数的比例不低于80%,提高抽查检查结果发现问题率;全系统年度抽查企业占比不低于3%(全部由各市、雄安新区完成),抽查结果按时公示率100%,抽查检查发现问题后续处置率100%,提升随机抽查效能。
按照“应纳尽纳”原则,动态调整全系统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并将调整后的抽查事项及工作指引及时录入河北省双随机执法监管平台。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在省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基础上,动态调整本级抽查事项清单。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监管实际,及时在监管平台中认领本地区监管对象,按照行业类别、重点领域等对检查对象名录库进行分类标注,实现精准抽取检查对象。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根据执法队伍实际、内部职能划分、执法人员专长等因素,通过设置各类执法专长和专业领域等,加强对专业执法人员的分类管理。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以制定年度随机抽查计划为抓手,坚持“能联尽联、应联必联”原则,结合当地监管的行业领域特点和被检查对象所涉及抽查事项的交集度,组织开展系统内部联合抽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要积极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根据企业不同信用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随机抽查,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精准性和震慑力。要认真做好随机抽查后续处置工作,及时录入后续处理结果,涉及其他部门监管职责的要及时抄告、移送,防止后续监管脱节。要对抽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信用联合惩戒力度,增强市场主体诚信守法经营意识。
专栏 省内动态 河北日报 | 2023/02/01 -
专栏 省内动态 信用中国 | 202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