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冶区紧紧围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各项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组织部门职能职责,将干部工作与优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精确选派、精心培育、精准考核,为持续优化全区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是精确选派,充实人员力量。注重在经济发展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在优化营商环境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优先选出来、用起来。积极引导年轻干部到营商环境工作一线进行历练,抽调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区营商环境指挥部帮助工作,缓解人员力量不足问题。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重点在招商引资、政务服务、项目建设、行政执法等工作一线发现识别使用干部,从营商环境一线发现提拔干部157人次,进一步使用45人次。统筹用好职级职数,加强营商环境建设重点职能部门领导班子配备,注重把有专业学习经历、服务基层能力的干部选配到重点职能部门,调整配备科级干部17人,进一步充实干部队伍力量。
二是精心培育,提升过硬能力。以实施“立根铸魂”工程为抓手,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内容。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依托河北干部网络学院开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营商环境、金融风险防范等紧缺知识网络培训班2期,培训干部1800余人次,充分凝聚广大干部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化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针对干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吸收优化营商环境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和理论素养深厚的专家学者,组成“流动讲师团”深入到相关部门单位,开展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现已从中筛选出教学精品课10余节,并建设储备宣讲员库、宣讲作品库、宣讲视频库“三库”,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针对性。
三是精准考核,强化一线识别。强化营商环境考核结果运用,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对标国家、省、市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古冶区优化营商环境考评办法》,纳入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年度考核等次、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和提拔使用、职级晋升的重要参考,2022年度共计评优67人次。围绕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经济指标,科学设置干部实际档案填报指标栏目,不断丰富实际档案“正负”清单内容,先后2次组成专题调研组进行平时考核,全面客观了解干部,到重点任务一线为优化营商环境排查适合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专栏 省内动态 信用唐山 | 2023/03/22 -
近年来,迁安市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以“信用 ”引领,打出惠企便民组合拳,让守信企业受益,助推迁安高质量发展。
“信用 全周期监管”,健全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分级监管、事后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格局。将“一站式”查询功能嵌入政务服务等业务系统,为市民和企业免费提供“一站式”信用信息查询1.9万次、出具信用核查报告2000余份。在生产、工程建设等21个重点领域出台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方案,形成了“1 21”分级分类监管实施体系,反馈联合奖惩案例12077条。设立信用修复服务窗口和热线电话,一对一出具信用“体检单”,帮助失信企业修复1078条失信记录。
“信用 金融服务”,深挖信用惠企政策。联合人行、银保监、税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春风行动”、银企对接等行动。打造“信易贷”金融平台,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企业综合信用融资服务体系,引导22家金融机构入驻,发布高质量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经营主体的需求。截至目前,平台已有近3万家企业注册,成功放款12.9亿元。
“信用 政务服务”,提升行政审批速度。以信用信息为数据支撑,在全市行政审批、项目招标、中介服务等政务服务中推行批前承诺,落实告知承诺制,对守信者提供容缺受理、承诺即开工等服务,引导办事企业和群众签订信用承诺书8万份,企业自愿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承诺后,相关部门直接核发相关证照,即可实现“零审批”直接开工建设。目前,迁安共有13个项目纳入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管理,实现信用越好、审批越易,让信用成为守信者的“可变现资产”。
“信用 乡村建设”,拓宽信用辐射广度。发挥565个村级综合服务站联系服务群众作用,探索以村级社会信用体系推进乡村建设的新模式。打造村级信用宣传基地,联合金融机构开展信用宣传进乡村系列活动,设立信用惠民窗口、普及信用知识、推广信用产品。把农村诚信建设与农户小额信贷相结合,让农民从诚信建设中获得实惠。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整村授信工作,全市已评定信用村475个,完成建档评级信用户49689个,激发了农民参与诚信建设的热情。
今年,迁安市将继续以诚信文化建设、政务诚信建设、信用贷款支持实体经济、信用监管等工作为重点,通过信用监管和信用服务双轮驱动,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信用制度规范全面、信用监管有序推动、信用服务惠民利企、信用理念深入人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格局,全力争创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打造“诚信迁安”名片。
专栏 省内动态 河北日报 | 2023/03/16 -
依法诚信经营 安全放心消费 石家庄市长安区开展诚信经营宣传活动
专栏 省内动态 河北新闻网 | 2023/03/14 -
专栏 省内动态 河北日报 | 2023/03/06
-
2月20日上午9点多,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一家工业企业的负责人刘凯,来到海港区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中心信用绿色通道,办理变更企业经营范围的业务。提交材料之后,1个多小时就拿到了新的营业执照。
“通过平台查询到我们的企业是诚实守信企业,中心第一时间开设了绿色通道,专门为我们组织材料,服务又快又好,为企业节省了很多时间。这下我们可以更好地扩大经营了。”刘凯高兴地说。
近年来,秦皇岛市从信用信息服务、信用监管、守信激励、保护合法权益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在支撑“放管服”改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杨红是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环保塑胶管道企业的负责人,去年下半年随着销售渠道拓宽,出口订单量剧增,企业的产能跟不上,急需扩产。“我们已经上了30多条生产线,后期陆续还要上生产线。因为主要是出口增长,出口的交货包括回款的周期比较长,所以对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现在遇到主要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杨红说。
关键时刻,秦皇岛市行政审批局携手一家银行,第一时间对企业进行实地联合查访。银行负责人张赛说:“我们通过验证企业的信用状况,给客户一个综合的授信额度,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贷款的审批及发放。”
很快,2500万元的信用贷款就打到了这家企业账户,杨红说:“有了资金的支持,我们扩大生产有了底气,很好保证了海外订单的及时交付。”
解企业燃眉之急的是秦皇岛市地方融资综合信用平台,这也是秦皇岛市信用体系建设诚信经营换来的真金白银。到目前,该平台依法归集共享了30类涉企信用信息1.79亿余条,依托这些信息,平台能为企业信用精准“画像”,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帮助企业将优良的信用资产“变现”。
“目前,平台已吸纳21家商业银行、1家担保服务机构和8万余家企业入驻,累计为863家企业授信312亿元。企业在平台上发布资金需求,金融机构根据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和信用情况,为其发放普小微信用贷款,有效解决了企业贷款难问题。”秦皇岛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卢爱兵介绍说,依托融资信用综合服务平台,秦皇岛市设立了信用风险资金,已投放1亿元的信用风险补偿资金,与企业风险共担,引导企业信用贷款。
此外,该市还开发了“板栗贷”“甘薯贷”“裘易贷”等特色金融信贷产品,目前已累计向小微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便捷高效的信用贷款14.14亿元,授信人数10.51万人次。
专栏 省内动态 工人日报 |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