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轻食、新式茶饮等新式食品行业及外卖餐饮迅速扩张,引导了新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市场。但正因为是新兴业态,缺乏具体的标准,食品安全等问题多次引起社会关注。
“消费需求本身的升级,暗含对供给侧提出更高的要求。不论是轻食还是茶饮,都是更高层次的需求,也是更健康、更便捷的消费理念,同时也对供给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漆云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加强品质监管提高品牌美誉度
2021年上半年,茶饮行业就有多个知名品牌接连被爆出存在安全卫生问题,引起消费者广泛关注。《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指出,新式茶饮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新式茶饮行业还在不断扩大,其中健康卫生问题,应当引起业内重视,并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如今,喝“茶”逐渐成为新一代的习惯。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大部分的年轻女性消费者,喝茶饮的频率较高,选择茶饮更看重的是口感和味道,但最关注的还是卫生问题。
“首先就是卫生要达标,水果要新鲜,卫生如果都出现问题的话,以后也不会再买了。”北京市丰台区万达广场的消费者刘女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不仅是消费者,卫生标准同样也是茶饮行业各项标准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定期会有卫生检查,虫害消杀基本上每周会有两次,不新鲜的食材直接扔掉。对员工也有一定的要求,不能留长指甲,不能做美甲。一旦有新的卫生规定,都是下达到群里,然后店长督促实施。”某果茶店店员告诉本报记者。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家门店卫生的好坏对于整个品牌美誉度的影响程度,消费者有不同的看法。一些消费者认为,出现卫生问题的只是个别门店,并不能代表整个品牌都有问题。也有消费者表示,一家门店出现问题,说明总公司的监管力度不够,短时间内不会再光顾这个品牌,但如果后期整改好了的话,还是可以接受的。
对于前段时间一些茶饮品牌面临的卫生安全风波,漆云兰表示,一家门店经营的好坏涉及到整个品牌的声誉。
“品牌信任度是拓展新兴业态市场空间的关键因素。”她认为,消费者首先认同的可能是品牌,但品质是品牌的基础,没有品质打品牌也没有意义。
加强监管持续推进后厨透明化
自2018年《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政策开始实施,网络餐饮行业的卫生安全不断得到提升,记者通过走访外卖餐饮一条街发现,《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在严格的规章制度下,消费者能够吃得安心、放心。”北京市海滨区航天桥外卖餐饮一条街的办公室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记者了解到,该条街内所有的店内卫生都有专门的市场负责人进行监督和检查,时刻保障食品卫生健康安全。固定每周平均检查三次,一旦卫生不合格,立马进行处罚,且责令整改。对用油较多的商家,市场负责人也会提出更高的卫生要求。
上述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卫生局、防疫局对食品卫生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疫情期间,食品卫生安全更是不能松懈,对食材的使用日期、来源渠道都是严格把关,食材采购及时登记,确保来源正规。
“采购的食材都要在办公室专门的记录册上登记,还要出示采购发票,确保食材和用油来源途径正规,避免有偷用地沟油的情况。”该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外卖餐饮一条街上的一家店主向记者表示,“夏天天气比较热,担心隔夜食材不新鲜,我们店基本每天都会去采购新鲜食材。”
“店内评分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评分高的感觉卫生也会好一些,最好是之前去那里吃过,了解店内环境。现在有一些外卖小作坊,卫生不是很好,一般也不会选择。”正在就餐的一位消费者对本报记者说。
“明厨亮灶”也是食品安全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很多餐馆都没有做到这一点。事实上,早在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已部署开展“明厨亮灶”工作。对于如何进一步加强后厨卫生管理,漆云兰认为,后厨卫生透明化是一种解决方式,也是一个进步。“‘明厨亮灶’是一种市场行为,要想落实,还是要交给市场,通过市场来带动。同时商家也要自律,严格遵守相关食品安全法。”
漆云兰认为,目前整个食品行业环境还是稳中向好,下一步就是落实和监管,加大惩戒力度,出现问题就追踪,“对于食品行业,首先是要遵守国家的基本的食品安全法,但关键还是在落实和实施。加强监管和加大惩戒力度是最有效的方式。”
专栏 行业信用知识 信用中国 | 2021/08/27 -
国办印发意见 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肃财经纪律,以全面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国家建设能力为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紧抓质量提升主线,守住诚信操守底线,筑牢法律法规红线。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治标与治本结合,树立系统观念,做好统筹谋划,努力构建部门协同、多方联动、社会参与的监管工作格局,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切实加强行政监管,逐步完善行业治理,显著优化执业环境,持续提升审计质量,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意见》明确,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要坚持诚信为本、质量为先,坚持从严监管、从严执法,坚持归位尽责、协同发力,坚持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坚持着眼长远、常抓不懈。要依法整治财务审计秩序,依法加强从事证券业务会计师事务所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曝光典型案例,加快推进注册会计师行业法律和基础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监管合作机制。要强化行业日常管理,强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加强行业日常监管和信用管理,完善审计准则体系和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要优化执业环境和能力,引导会计师事务所强化内部管理,推进以质量为导向的会计师事务所选聘机制建设,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承担能力,加强注册会计师专业培训教育,进一步规范银行函证业务。
《意见》提出,要进一步落实行业党建工作责任,坚持会计师事务所党的组织和工作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相统一,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将党建工作要求载入章程或协议,加强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充分发挥行业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意见》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将相关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巡视督导的重要内容。财政部门作为主管部门要牵头建立信息报送、督查考评等制度,发挥统筹抓总作用。
专栏 行业信用知识 信用中国 | 2021/08/27 -
专栏 行业信用知识 信用中国 | 2021/08/20
-
专栏 行业信用知识 信用中国 | 2021/08/20
-
专栏 行业信用知识 信用中国 | 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