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财务公司协会发布《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行业发展报告(2021)》
专栏 行业信用知识 信用中国 | 2021/10/28 -
2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标准提升高品质生活”为主题,在浙江义乌发布了34项重要国家标准,主要涉及化妆品、首饰及皮革、绿色产品、品牌评价、纺织服装等领域。
2019年,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正式获批更名为“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以下简称“义博会”),是中国第一个以“标准”为主题的博览会。
此后每年,国家标准专题新闻发布会都在义博会期间举办。今年,国家标准专题新闻发布会作为义博会标准系列配套活动,第三年落户义乌。
据悉,此次发布的34项国家标准,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对于指导相关行业生产企业科学生产,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居民高品质生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以化妆品领域标准为例,此次发布的《唇用化妆品中禁用物质对位红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等4项国家标准中,对化妆品中禁用和限用物质的检测方法作出规定,适用于化妆品中禁用和限用物质的快速检测,对于提升行政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规范化妆品生产,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有重要意义。
标准是促进全球贸易、技术、环境、社会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实现“双碳”目标的道路上,绿色产品领域的标准既是规范约束,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如此次发布的《绿色产品评价家用电器第1部分:电冰箱、空调器和洗衣机》国家标准,聚焦电冰箱、空调器和洗衣机产品,系统考虑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环境属性和品质属性,设置领先性指标,有利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培育绿色市场,提升绿色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
此外,会上还发布了《跨境电子商务产品质量评价结果交换指南》《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信息交换规范》等商贸流通领域国家标准,以及《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商场公共设施服务规范》等公共服务领域国家标准,助力线上线下消费可持续发展。
专栏 行业信用知识 信用中国 | 2021/10/28 -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行业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行动报告》与《2020年度证券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报告》
10月2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布《证券行业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行动报告》(以下简称《双碳报告》)与《2020年度证券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报告》(以下简称《社会责任报告》)。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中介机构,在利用资本市场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资本形成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金融力量。一直以来,证券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证监会的决策部署,坚持回归本源,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切实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证券行业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构建绿色投融资体系、碳金融市场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证券行业“一司一县”扶贫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模式创新,行业扶贫成绩显著。面向未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开展行业公益慈善活动,是证券公司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
2020年,证券行业坚守主责主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成效进一步提升。证券公司服务399家企业完成ipo,融资4726.49亿元,同比增长86.55%,其中,助力145家企业登录科创板,实现融资2226.22亿元,助力109家企业登录创业板,实现融资902.91亿元;服务股票增发、配股、发行优先股247家次,再融资5444亿元;承销公司债券(含可转债、可交换债)4196只,募集资金4.53万亿元,同比增长39%;承销发行企业资产支持证券1355只,募集资金1.46万亿元,同比增长45%;在沪、深证券交易所承销地方政府债4208亿元,同比增长27%,涉及35个省和计划单列市;截至2020年末,59家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成立了138只支民资管计划和90只子计划,出资规模774亿元,撬动外部资金390.59亿元;52家证券公司管理的支民资管计划及其子计划进行具体项目投资,累计投出966.44亿元,所投资标的涉及293家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切实纾解了民营企业及其股东的流动性困难。
《双碳报告》是证券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实践总结。《双碳报告》介绍了“双碳”目标的背景、发展情况、相关行业排放现状、绿色低碳经济研究情况、资本市场助力“双碳”目标的优势,着重阐述了证券行业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研究、实践成果,并提出了展望和建议。证券行业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实践方面主要体现为以下六个方面:发挥行业智库作用,加强碳中和经济理论研究;参与碳达峰碳中和制度建设;构建绿色投融资体系;推动碳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履行绿色责任,推广低碳理念,丰富绿色实践。同时,《双碳报告》就证券行业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出六方面建议:构建丰富的投融资体系;完善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标准体系与评级机制;积极推进碳市场建设;完善风控体系,强化绿色投资风险管理和投资者保护;丰富碳达峰碳中和实践,践行绿色责任;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社会责任报告》从服务实体经济、服务脱贫攻坚、加强投资者保护、人力资源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等角度总结了证券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经验,并以详实的数据和丰富鲜活的案例展现了证券行业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为以下八个方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践行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新发展;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投资者服务与保护水平,保障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持续推进行业文化建设,推动行业发展行稳致远;强化证券研究能力建设,汇集众智强预期谋发展;全力做好人力资源建设,夯实行业高质量人才之基;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凝聚合力促进共同富裕。
下一步,协会将引领行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四方面工作:一是提升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效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勇担时代使命;二是强化证券公司融资、投资、交易、风险管理功能,加快财富管理转型,发展普惠金融,推进双向开放,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支持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出台证券行业绿色金融行动方案,研究制定绿色金融业务规范,推广绿色金融示范实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四是引导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展现责任担当,为促进共同富裕作出行业应有贡献。
专栏 行业信用知识 信用中国 | 2021/10/28 -
《经济参考报》刊发文章:“双碳”支持政策密集部署资金“保障网”加快成型
10月15日出版的《经济参考报》将刊发记者向家莹采写的文章《“双碳”支持政策密集部署资金“保障网”加快成型》。摘要如下:
多部门近期密集发声,释放出新一轮保障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资金支持的信号。完善绿色金融评价体系、引导金融体系提供融资支持、调动更多社会资金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将成为下一步政策发力点。
在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21年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司长陈洪宛表示,“双碳”目标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现碳中和需要巨量的投资,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金融体系提供融资支持。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不久前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健全绿色股票指数体系,支持指数机构与市场机构合作开发相关金融产品,更好服务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中国人民银行近期表态看,作为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碳减排支持工具已准备就绪,下一步将进入发布实施阶段。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三季度例会提到,有序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绿色金融再贷款是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可选方式。王一峰建议,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一方面,建立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的强制信息报告和披露制度,推动金融机构和企业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通过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监管政策、行业自律等多重方式引导金融机构提供相应资金支持。
专栏 行业信用知识 信用中国 | 2021/10/19 -
专栏 行业信用知识 信用中国 | 202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