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 行业信用宣传 信用中国 | 2021/10/19
-
中消协发布“十一”消费维权舆情报告交通、景区等四方面舆情集中
原标题:中消协发布“十一”消费维权舆情报告交通、景区等四方面舆情集中
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十一”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监测发现,今年“十一”假期消费负面敏感信息主要集中在交通、景区、快递和食品消费四个方面。
报告发布数据显示,在9月30日至10月9日共计10天监测期内,系统共收集“十一”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9518930条,日均信息量95万余条。
报告显示,监测期内,通过舆情监测系统共监测到“吐槽类”“消费维权”信息3175957条,占“消费维权”信息总量的33.37%。监测发现,今年“十一”假期消费负面敏感信息主要集中在交通、景区、快递和食品消费四个方面。
报告分析指出,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时代命题,而消费诉求与质量供给五个方面的“不适配”,是引发今年“十一”舆情热点的主要因素。这五个方面分别是:
一是集中休假的制度设计与假期消费诉求的“个性化”、“品质化”趋势不适配。
二是景区产品设计中智能化、数据化设备设施的“硬投入”与运营管理手段、反应速度等“软实力”的提升效率不适配。
三是服务供给“有没有”的目标设定与消费诉求向“好不好”升级的变化趋势不适配。
四是网红产品、流量美食的“人设”人气与诚信、守法的展业营商底线要求不适配。
五是消费者对品质提升、体验感升级的更高追求与健康消费理念、智慧消费行为的自我建设不适配。
报告还指出,本次“十一”假期舆情在四个线下场景的高度集中,说明相关领域行业的提质升级、高质量发展,消费者期望高、呼声大。需要相关各方直面问题、强化内功修炼;精细整改、着力优化完善;担当作为、不断防微杜渐。
同时报告也提出化解假期舆情的四点建议:
一是探讨完善集中休假制度,缓解“十一”供给压力,落实并强化带薪休假制度,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多元合力,系统推进灵活休假、弹性休假、错峰休假的制度设计与落地措施。同时,尝试引导行业制定实行景区门票错峰优惠制度,严格完善门票预约制度。将老年人、自由职业者等时间相对充裕或自主支配能力相对较强的游客,吸引到平时出游。
二是尝试优化景区预警限流等峰值应对预案,通过细化内部管理、平时模拟演练等组合手段、系统施策提升导流水平与接待效能。既要依靠大数据和算法的科技创新力,又要充分激活人的主观能动性;既要让游客量接近或达到预警阈值时的系统自动提醒更及时更准确,又要有做出停止售检票的决策后有温度有关怀的建议提示。景区等相关主体提供的信息服务、调控手段越充分越灵活越人性,越有助于养成游客有计划出游消费的习惯,越有助于打造锤炼有吸引力有粘合力的品牌ip;公共领域服务方提供的资源配置模式、干预管控措施越积极越主动越具弹性,越有助于争取消费者的理解认同与支持配合。
三是强化对网红食品、流量商家、人气服务的巡查监管。压实主体责任、提高违法成本。通过建立健全相关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诚信追溯机制,对严重失信者予以公开曝光。对无视红线、挑战底线的相关经营者,无论流量有多大、“颜值”有多高,都要不留情面的“打板子”;无论其如何巧舌如簧推脱责任,都要依法依规地让其“丢面子”、“伤里子”。同时,在全社会倡导“质量兴衰,人人有责”的理念,普及质量安全知识,引导消费者“用脚投票”,不断提升消费者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
四是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参与消费引导和消费教育,引导消费者健康消费理念、成熟消费行为。既要有内容更具针对性、形式更具灵活性、传播更具到达率的事前启发提升引导,又要有事后解决问题的执行力、总结反思的穿透力、设身处地的亲和力。既能通过消费者自身建设的点滴成果逐渐提升消费行为的良好感知体验,又能让更具主动性、更有责任感、更多建设性的消费行为选择倒逼相关领域行业主体不断优化完善升级。
专栏 行业信用宣传 信用中国 | 2021/10/19 -
2021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10月18日在江西景德镇开幕,海内外主要产瓷区的800多家陶瓷企业通过线下和线上参展,数千名海内外陶瓷产品采购商、贸易商将开展有关陶瓷贸易和陶瓷文化交流的多项活动。
本届瓷博会由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总投资额达196亿元的8个项目在开幕式现场进行了签约,涉及航空零部件、陶瓷新材料、半导体、医药化工、商贸会展、文化旅游等领域。
专栏 行业信用宣传 信用中国 | 2021/10/19 -
专栏 行业信用宣传 信用中国 | 2021/10/19
-
近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了广州市地方标准《诚信计量管理规范》系列标准中的集贸市场、加油站、眼镜验配企业三个地方标准,将于2021年10月15日实施。
广州市地方标准《诚信计量管理规范》系列标准由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组织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广州市能源检测研究院、广州市标准化协会和相关行业单位开展标准编制工作。这三个标准的发布实施为引导集贸市场、加油站和眼镜验配企业等服务业领域的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开展诚信计量制度建设,规范诚信计量行为,践行诚信计量自我承诺,持续提升计量保证能力和诚信计量管理水平,营造公平交易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提供了地方标准依据支持。
广州市地方标准《诚信计量管理规范》系列标准的创新之处
一、共有创新点:一是提出对计量失信行为进行失信警示;二是系统地明确诚信计量管理体系建设要求;三是着力推进诚信计量自我承诺,落实主体责任,形成自觉自律的风气。
二、其它创新点:一是集贸市场标准填补了对活鱼、水发物计量负偏差标准的缺失,在集贸市场实施计量器具“五统一”(统一配置、统一检定/校准、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维修)管理制度;二是加油站标准明确了成品油入库检查验收、结果处理和成品油零售计量管理,要求加油站所有加油枪的计量误差算术平均值宜趋近于零,防止加油站人为地将加油枪的计量误差全部调成负偏差,保证交易公平;三是眼镜验配企业标准首次明确“采购—验配—交付”三维立体式计量诚信行为要求,有针对性、系统性明确眼镜验配企业的计量器具配备,检定/校准要求、台帐与证书及标识管理要求,以及计量器具的规范使用。
广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之一,发布和实施广州市地方标准《诚信计量管理规范》系列标准,是推动诚信计量建设,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开展诚信计量工作建设的依据,颁布实施具有标志性意义,将在全省、全国诚信计量制度建设方面起到很好的标杆示范作用。
据介绍,广州市地方标准《诚信计量管理规范》是广州市首个诚信计量管理的地方系列标准,涉及集贸市场、加油站、眼镜验配企业、商场超市、瓶装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服务业领域。继集贸市场、加油站、眼镜验配企业地方标准发布实施后,商场超市、瓶装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等部分地方标准也将陆续送审、报批和发布实施。
专栏 行业信用宣传 信用中国 | 202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