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没有那300万元,我的养猪场可能就建不起来了。”近日,湖南省浏阳市志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志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受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影响,一段时期猪肉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为确保市场供给、稳定猪肉价格,近年来,湖南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生猪产业发展。
为响应政府号召,2021年,李志平的志顺农业决定兴建一个年存栏1万头,年出栏2万头的养猪场。
“原计划投入1000万元,但随着建设进度的不断推进,发现项目的资金缺口比较大,建完花了1800万元。”李志平回忆称,当时原材料价格上涨,原本预算内的资金根本不够,缺口较大。
“信贷直通车”解了燃眉之急
“身边能借的都借完了,找银行贷款的话,就算能贷到,手续太复杂时间太久,也等不了。”正当李志平一筹莫展时,农业农村部推出的“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进入了他的视野。
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是由农业农村部于2021年5月推出的一项金融支持“三农”的利好政策,通过运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收集受理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需求有关信息,汇总审核主体身份基本情况、贷款用途、用贷额度等信息,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优质主体名单,特别是运营规范、经营正常却一直未获得信贷支持的主体,由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提供担保服务,对接银行发放贷款,打造“主体直报需求、农担公司提供担保、银行信贷支持”的信贷直通车体系,通过数据共享增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金融服务。
2021年5月15日,李志平通过“信贷直通车”申请了300万元融资需求,经过湖南农担担保,5月30日,志顺农业就收到了300万元的银行放贷。“300万元都用于了养殖设备的购买和安装了,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确保了工程如期进行。”对于李志平和志顺农业来说,这300万元犹如大旱之望云霓。
“关键是放款快”
与李志平不同,何志强的长沙恒达和信蔬菜有限公司虽然没有“迫在眉睫”的资金需求,但这家以果品、蔬菜、水产、家禽为主营商品的批发企业的资金链却也一直处于紧绷状态。
“我们在海吉星市场内一共经营7个档口,还有自己的基地,现金流需求比较大。”何志强告诉记者,尤其是每年的6月份,公司收购大量的大蒜仔,会面临阶段性资金压力。
虽然没有主动表达资金需求,但当地的农业农村部门还是关注到了这家企业,主动上门对接,推介了“信贷直通车”。
“很好用,我是2021年5月20日发起的300万元借款申请,7天就放款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此前,何志强曾向一家银行申请了300万元的商业贷款,抵押物是他在长沙的两套房子,手续办了一个多月。
何志强说,相比银行的普通商贷流程,农业农村部门推出的“信贷直通车”实在是太方便了,无需抵押,关键是放款快。
7天并非最快的,衡阳市的鳜鱼养殖大户王建平甚至体验了一次“秒放贷”,从申请120万元贷款,到完成放款仅用了3天。王建平成为了衡阳市首位搭上“信贷直通车”的农户。
2021年湖南为农业经营主体信贷贴息2.5亿元
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2年5月11日,湖南省信贷直通车活动提出信贷申请的主体共有2942个,其中家庭农场1259个,农民合作社1390个。授信笔数1464笔,授信金额达13.17亿元。
2022年,农业农村部再次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常态化服务的通知》,持续完善“政银担”合作,进一步强化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撑。其中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和符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的金融支农专项行动。”
“我们结合湖南实际,在原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项目基础上,和‘信贷直通车’深度融合,利用信息化平台同步宣传、推广、申报,事前鼓励贷、事后帮助贴,成效明显。”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我算了笔账,按照政策贴息标准,可以为企业节约近6万元。”李志平的企业已经通过平台申请了贷款贴息,目前还在审批阶段。
尽管近期在外地出差,何志强通过手机在贷款贴息平台进行了申报。“等商业银行的贷款到期了,以后会更多通过‘信贷直通车’进行贷款申请。同时又能享受贷款贴息,对农业经营主体来说,身边的这两项惠农政策当然要用好,”何志强说。
“2021年度,湖南贴息主体数量为5872个,贴息金额为2.5亿元。”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领域,缓解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实实在在地减轻了融资成本负担。
专栏 国内动态 信用中国 | 2022/05/16 -
专栏 国内动态 中国信用 | 2022/05/13
-
专栏 国内动态 信用中国 | 2022/05/12
-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财政局联合市郑州市发展改革委、郑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展了“诚信,让财政更出彩”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相关政府采购单位、采购代理机构、评审专家和供应商代表受邀参加了活动。
此举旨在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提升政府采购各相关当事人的诚信意识,形成全市政府采购领域公平竞争的诚信环境。
在活动现场,郑州市财政局诚信文明志愿者通过设立政策宣传咨询台、悬挂诚信宣传横幅、发放政府采购信用手册、播放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工作的重要指示”视频、签订“诚信采购承诺书”等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参加活动的政府采购单位、采购代理机构、评审专家和供应商宣传解读政府采购领域信用体系相关政策,强化政府采购各相关当事人坚守诚信采购的意识。同时,采购单位有关代表也在活动现场分享介绍了有关诚信采购的经验做法。
郑州市财政局二级调研员吕金龙强调,市财政局近年来持续深入推进“政府采购 信用建设”互融共促,积极构建政府采购领域信用体系,坚持大力建设“诚信采购”的营商环境,全力推动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环境再优化再提升。
吕金龙介绍说,下一步,郑州市财政局将探索依托各类采购主体信用情况,蓄力拓展更多场景、更深层次、更具活力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应用,在全市营造诚信处处受益、失信寸步难行的良好舆论氛围,努力打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政府采购环境,为实现政府采购领域信用信息惠民便企成效更加出彩,贡献更多的财政力量。
专栏 国内动态 信用中国 | 2022/05/12 -
广东深圳:力争全年普惠小微贷款增量2000亿元 加大制造业信贷投放力度
专栏 国内动态 信用中国 | 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