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7日,陕西省消保委发布老年消费者防诈骗消费提示,为大家揭秘常见的诈骗套路,并教消费者如何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陕西省消保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常见的诈骗套路共分六种。
套路一:养老院“高额回报”。近年来,宣传既可以养老,还可以获得高额回报的“养老公寓”,吸引了众多老年人的目光。有的老年人交钱预定床位,本该安享晚年的他们没成想却遇到了骗子设下的“骗局”。一些不法公司和个人利用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愿望,以养老建设项目或者与养老相关的健康养生项目为诱饵,非法吸收老人手里的存款,从而开展非法集资诈骗活动。
套路二:“以房养老”。一些不法分子以“以房养老”为名,打着国家政策旗号,拉大旗作虎皮,以权威机构名义蒙骗老人。他们最常采用的手段是借“以房养老”之名涉嫌实施“套路贷”等违法犯罪行为,导致参与其中的老人不仅没拿到养老金,还失去自己赖以居住的房屋。
套路三:高收益高回报理财产品。一些不法公司和个人冒充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名义,以开推介会、知识讲座等方式,向老年人推销高收益高回报理财产品,忽悠老年人把钱投进这些精心设计的骗局,这些老年人积攒大半生的积蓄往往打了水漂。
套路四:投资收藏“一夜暴富”。有的团伙以老年人为诈骗对象,通过发小广告、拨打电话、赠送小礼品等形式吸引老年人。他们以低价购进廉价工艺品,经过一番包装后向老年人推销,并虚假承诺定期返利、高价回收藏品。部分老年人缺乏对收藏品价值的客观判断和对收藏品拍卖行业的了解,容易上当受骗。
套路五:拉人头传销式骗局。推销人员宣传介绍亲戚朋友进行投资即可获取提成,且层级越高收益越大,大家要提高警惕。
套路六:钓鱼网络诈骗陷阱。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安全上网和防骗意识不足,采取网络钓鱼手段,仿冒正规投资平台网站模式,以折扣和返利等形式引诱老年人根据提供的链接网上购买投资产品,然后利用虚假网络支付平台等手段划转网上银行账户资金进行诈骗。
根据老年消费者财产权易受部分公司和个人设计的各种“套路”侵害的特点,陕西省消保委提醒广大老年朋友及其家人,要正确认识投资理财,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收入状况、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收益需求等选择自己可承受范围内的理财产品。要了解产品是否具有保本条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产品面临的其他各种风险等,高收益的产品往往风险也较大。
陕西省消保委建议老年人理财还是要以“稳”为主,比如配置些固定收益类产品,更能均衡风险和利润;要提高警惕,越是“高息”,可能是陷阱的几率就越大,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老年人最好不要选择高风险的投资方式,可以优先选择储蓄和国债等固定收益类投资,投资理财产品最好在子女家人的陪同下进行购买。同时,陕西省消保委提醒老年消费者,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各类账号密码、身份信息等,不要轻易告诉他人,切勿乱下手机软件,防止个人隐私信息被窃取,收到投资理财转账汇款的短信,要提高警惕并及时与子女及家人商议。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2/05/30 -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2/05/30
-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2/05/27
-
兼职配音念念台词就能赚钱,真有这么轻松的工作吗?近日,屈女士遇到了这种“好事”,没想到钱没赚到,还被骗走数万元。近日,厦门市警方发布提醒:警惕“兼职配音员”新骗局。
近日,屈女士在一个网络软件中收到陌生网友信息,询问她是否有兴趣做平台的兼职配音。屈女士对配音比较感兴趣,还曾经上过培训课,于是欣然同意并添加了对方qq好友。随后,对方发来了一个链接,让她下载“声优音频”的app。屈女士按对方引导在该app上注册个人信息后,一个名叫“芳芳”的客服与她联系,让她填写个人信息并称会进行配音技巧培训。当晚,屈女士按照“芳芳”发来的文字内容试着录了一条音频并上传到该app,很快就收到对方发来的“好消息”,不仅通过了试音,还领到了30元“佣金”。
此后,屈女士认为自己已是正式“声播”,“芳芳”告诉她,如果要做长篇配音需到app内的全球购页面完成50单代购累计满50分信誉积分,之后平台会免费提供配音所需的录音设备,包括电脑、调音台等。屈女士提出只要接“试音单”就好,但“芳芳”却说“试音单一天只能接两单”,并以“长篇单可以领取高佣金”等理由劝说。
在对方不断诱惑下,屈女士同意接“长篇单”,并随后在app里进行“代购”操作。几天后,她的“信誉积分”达到25分。5月16日,平台向屈女士匹配一单团购订单,称只要把这笔订单完成,“信誉积分”便能达到50分,可以接“长篇单”了。于是,屈女士进行了“代购”操作——通过手机银行转账共29,700元到指定账号。转账后平台却提示还得再做一组联单才能提现,屈女士向“芳芳”表示自己准备退单,被告知“团购订单无法退”。此时,经家人提醒,屈女士才意识到遇上骗子,赶紧拨打110报警。目前,该案正在调查中。
警方分析认为,屈女士遭遇的是“兼职配音员”新骗术。以往,类似骗局中骗子会先在网上发布“低门槛高收入”招募“兼职”的虚假信息,当受害者主动联系骗子后,骗子会以“培训费”“保证金”等理由要求受害者转账汇款。
往常此类警情,有不少受害者反映骗子会诱导进行贷款申请从而缴纳“培训班”费用,而屈女士遭遇的“升级版”骗局中,骗子不再以“培训费”“保证金”为由行骗,而是编造“接长篇单需身份保证”,引诱受害人在指定平台进行“代购”操作,也就是“刷单”。屈女士刚开始刷“试音单”和“代购”时,确实通过平台提取了“佣金”,这让她放松了警惕。然而,这只是骗子“放长线钓大鱼”的伎俩。警方提醒,求职需通过正规渠道,如遇诈骗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2/05/26 -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