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 风险提示 生活报 | 2022/10/12
-
专栏 风险提示 工人日报 | 2022/10/12
-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2/10/11
-
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市场监管局和市消保委针对装修行业消费投诉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装修前要与装修公司签订合同,警惕“装修陷阱”。
据统计,2022年滁州市装饰装修行业消费投诉呈上升趋势。截至9月底,滁州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共接到涉及装修公司的投诉473件,投诉内容主要涉及:前期合同约定装修总价后期额外追加装修款、商家经营不善跑路导致装修款无法追回、装修公司提供的装修材料质量差出现问题不履行百灵棋牌的售后服务等。针对投诉的问题,滁州市市场监管局、滁州市消保委发布以下装修消费提示:
优化家装理念 提倡“科学装修”。避免盲目追求豪华装饰装修,忽略室内环境污染的问题。家具用品要选购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产品,同时要考虑家具和室内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释放量的叠加效应,以免加重室内环境污染问题。买建材或家具不要图便宜,尽量到正规的市场去购买。
选择正规公司 小心“卷款跑路”。正规的装修公司具有营业执照和固定的办公场所,并会在竣工后向消费者提供“两证一卡“,即家庭装饰工程质量检验合格证、家庭装饰工程室内空气检测合格证和两年服务保修卡。建议消费者在装修新房时,应事前做好材质、工期、价格、保修、争议解决等市场调查,采取“货比三家”的方式,查看装饰公司的信誉度和事前已装修好的新房。
签订装修合同 警惕“消费陷阱”。对合同中双方的权利、义务、验收依据、质量标准、违约责任都要弄清楚,有关数据指标应符合国家规定。而有些装修公司利用不规范合同欺诈消费者,在工程预算中全包、漏报,施工中不断追加工程量。特别是包工包料的工程,对用料标准不做明确规定,业主一旦在合同中签字,就会掉入装修的陷阱。
把握验收环节 谨防“以次充好”。要注意把握好验收环节。消费者应在装修过程中适时进行监督,注意核对装修单位提供的装修材料实物是否与家装合同中约定的品牌、型号、规格、等级等相符,发现问题后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如果确实无暇监工,可以在验收阶段提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对质量问题应固定好相关证据。
妥善保管证据 维护“自身权益”。消费者应该妥善保留好相关的合同文本、施工图纸、付款凭证、发票及与装修企业沟通协商文字图片记录,以备日后维权时有据可依。
装修过程中,如果发生消费纠纷的,消费者可以先与装修公司进行协商;协商有歧义或损害自身合法权益的,要及时向商家所在地的消保委或拨打“12315”热线电话进行投诉或举报,也可根据合同约定及时提出仲裁或诉讼。
专栏 风险提示 中国消费者报 | 2022/10/10 -
近日,王先生在某二手平台上看到了一家销售“7折油卡”的卖家,为了省钱,他点开了聊天小窗,却没想到正一步步落入对方精心设计的陷阱。
王先生在浏览某二手平台时看到“油卡充值打折”的广告信息,于是联系上了卖家李某。李某告诉王先生,自己可提供加油卡7折充值优惠,但享受优惠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充值10000元以上。王先生觉得充值起点较高,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两人商定可以5000元的充值额度享有优惠。
以为“捡”了个便宜,王先生兴冲冲地准备转账给对方,李某却声称平台限制较多,要求买家按照他所说的方式进行交易。于是,王先生按照李某的要求,在某购物平台上购买了6张价值600元的礼品卡,共计3600元。随后,王先生将线上礼品卡的账号、密码截图发给李某,坐等对方为自己的加油卡充值5100元。
没想到,王先生一直等到深夜,也没等到李某回复信息。王先生按捺不住,发信息询问,这才发现对方已将自己拉黑,再也联系不上。王先生联想到之前社区民警的反诈宣传,这才意识到自己极有可能遭遇了网络诈骗,立即赶至辖区鼓楼派出所报警。记者从警方了解到,目前该案件正在侦办中。
警方提示:王先生遭遇的是典型的网络购物骗局,骗子打着“优惠充值”的幌子,以“先交定金或充值礼品卡,后寄送或充值油卡”的理由诱骗受害人。此类骗术中,骗子利用受害人想购买“低价”“折扣”加油卡的心理,逐步实施诈骗。
广大市民应到正规的办卡网点或网上营业厅购买加油卡或充值,切勿因贪便宜购买价格远低于面值的加油卡,更不要随意听从骗子要求进行线上转账或购物,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2/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