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 专项治理 中国质量新闻网 | 2024/09/06
-
9月3日上午,安康市召开2024年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新闻发布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近年来,全市发展改革工作坚持以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强化“首要职责”意识,聚焦营商环境突破年重点任务,全力以赴抓监测、稳物价、降成本、强实体,着力落实价格调控、改革、监管和服务四大职能,充分发挥价格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调节作用、杠杆作用,全市上下通过完善制度、优化服务和联合整治,推动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建机制,完善制度体系。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建立起专班统筹、部门协同、重点突破的整治工作机制,健全“两个方案 三个清单”制度体系(两个方案: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安康市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方案》和市纪委印发的《深入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三个清单:《安康市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安康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含涉企)目录清单》《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目录清单》),明确责任、措施、时限三个维度,落实发布、更新、跟进三个环节。先后依法批复高新区公共停车场、市体育馆、巴山中路等6个停车场停放服务价格,有效缓解停车矛盾;重点规范春、秋季中小学收费行为,推进落实物业服务收费,实行“阳光收费”,护航企业发展。
优服务,畅通双向渠道。今年以来,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对安康龙王泉、博创宏远等20余家重点企业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调查问卷等形式查实情、听民意、解企忧,坚持上门送政策、线上答疑惑、线下抓规范,重点解决交通物流、水电气暖、地方财经、金融、行业协会商会等5大领域涉企收费问题。市政府领导带队赴安康北医大、荣氏食品、通用机械集团、恒安玩具公司等企业现场调研,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截至8月18日,处理涉企收费诉求9件,办理涉企收费12345工单11件,协调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将该市仲裁收费纳入经营服务性收费,有效推进仲裁事业健康发展。
聚合力,开展联合检查。坚持市县一体、部门联动、共同发力推进“三乱”整治工作,市县同步安排部署专项整治任务,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交、落地查办制度。市级工作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上半年,市发展改革、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民政等部门联合对旬阳、石泉、汉滨等县区的交通物流、水电气暖重点领域抽查检查,通过部门座谈、查阅档案、实地检查等方式,整治涉企违规收费,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近年来,全市通过自查自纠和部门联动,开展“三乱”专项检查市场主体1000余家,发现涉企违规收费185.765万元,整改退还180.312万元,减免和降低会费480.17万元,受惠企业400余家。
专栏 专项治理 西部法制报 | 2024/09/05 -
9月3日,华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集贸市场“鬼秤”专项治理行动。
根据群众举报的集贸市场“鬼秤”计量违法行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动6个小组,共62人,携带12组标准砝码,在多个集贸市场开展电子计价秤违法整治行动。
检查组对马鞍市场、青年路市场、南门市场等地及周边178家以肉类、禽类、水产品、卤菜熟食为重点的固定摊位进行突击检查,共检查612台电子秤,依法查处15台破坏铅封、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超检定周期的不合格电子秤。此外,检查人员还检查了地摊和流动摊贩电子秤135台,查处不合格电子秤2台。
华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利用电子计价秤作弊等计量违法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今年开展集贸市场专项整治3次,共检查市场经营商户1500余家(户),监督检查计量器具2000余台,依法查处不合格计量器具“鬼秤”35台(件),取得积极成效。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电子秤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利用电子秤作弊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同时,积极探索电子秤监管的新模式、新方法、新举措,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让群众拎稳“菜篮子”。
专栏 专项治理 岳阳网 | 2024/09/05 -
专栏 专项治理 江西日报 | 2024/09/04
-
为严厉打击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注册执业资格违规“挂证”行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通知,决定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
工程建设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安全性至关重要。根据相关规定,具有建筑资质的机构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才。然而在工程建设领域,包括注册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等在内的多种执业资格注册人员存在着“挂证”现象。人证分离使证书成了空壳招牌、获利筹码,甚至诱导许多非从业者为了“挂证”而考证,形成“干活的没有证,有证的不干活”“先造假,再造房”等怪象,这不仅给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埋下严重隐患,而且破坏市场公平竞争。
“挂证”乱象是工程建设领域的一大顽疾。近年来,有关方面不断加大清理整顿力度,推出一系列举措予以打击。此次部署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就是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处罚力度,让违法违规者付出沉重代价,如对违规“挂证”人员依法依规撤销其注册许可,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对违规使用“挂证”人员的单位予以公开,并纳入资质动态核查;对违规的中介服务机构依法严肃查处等。可以说,只有本着“零容忍”的严打高压态势,形成“个人违法行业禁入,企业违法危及生存”的震慑效应,才能彻底斩断“挂证”背后的利益链条,从而有效遏制“挂证”乱象。
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是对个人职业技能的有力证明。唯有实现人证合一,通过证书来证明人的能力,通过人来保证证书的真实性,方能让证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期待有关方面采取积极行动,推动专项整治工作有序开展,指导、督促相关单位和有关人员及时进行自查自纠,形成预防、查处和监管的长效机制,让包括工程建设领域在内的各行各业都能做到人随证走、人证合一。
专栏 专项治理 法制日报 | 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