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 头条新闻 中国信用 | 2022/11/16
-
专栏 头条新闻 中国信用 | 2022/11/14
-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已拉开帷幕。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中消协日前发布“双十一”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科学理性按需消费,防范商家促销套路,加强自身维权意识,谨防各类电信诈骗。
中消协表示,今年,不少电商平台推出了新的保价政策,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消费者对于预售促销活动的信心,但不同平台和商家的保价规定复杂繁多,有消费者反映,自己购买的商品被商家以“优惠券、赠品等活动不在保价范围内”为由拒绝退差价。有的商家甚至下架商品直播链接,以此来逃避保价规则。针对今年的保价规定,中消协建议消费者提前明确保价时间、保价方式、价格范围等规定细则,并及时咨询商家和平台客服,必要时留存聊天记录、广告宣传页面截图等证据,便于产生纠纷时进行维权。
“双十一”期间,也是各类电信诈骗的高发期。中消协表示,促销信息和手段繁多,购物平台和购物方式多样,售后维权问题增多,使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购买前,消费者应谨慎点击各类红包领取及促销短信链接,其中有可能包含钓鱼网站和木马病毒,一旦点击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谨慎甄别购物平台,不随意点击网页、软件中的不明链接和弹窗进行交易,切勿私下进行汇款、转账。
中消协表示,在往年的投诉案例中,不少消费者反映营销类短信无法退订,甚至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订阅了品牌信息,总是被各类促销信息和推销电话骚扰。中消协提醒消费者,仔细阅读各电商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相关隐私政策及条款,非必要不提供个人相关信息,尤其是身份证、银行卡以及各类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同时,及时销毁带有个人信息的资料单据,防止因随意丢弃、使用不当等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此外,中消协也敦促各电商经营者切实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主动承担经营主体责任,公平对待每一位消费者,让消费者能够在公平消费中获得良好消费体验,真正放心安心消费。
专栏 头条新闻 中国信用 | 2022/11/11 -
专栏 头条新闻 中国信用 | 2022/11/10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应用 引导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精准信用画像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引导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精准信用画像。
《意见》提出,加大对民间投资项目融资的政策支持。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引导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精准信用画像,客观合理判断企业风险。建立和完善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通过项目对接会等多种方式,搭建有利于民间投资项目与金融机构沟通衔接的平台。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按市场化原则对符合条件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行业民间投资项目提供融资担保支持,扩大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
《意见》还提出,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民间投资项目。推动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积极采用续贷、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对民间投资项目予以支持,避免因抽贷、断贷影响项目正常建设。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债融资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对民营企业贷款利率水平和与融资相关的费用支出,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督促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交易费用能免尽免。
《意见》明确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支持民间投资参与102项重大工程等项目建设,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支持民间投资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健全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在鼓励和吸引民间投资项目落地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强政务诚信建设,避免过头承诺,不开“空头支票”。地方各级政府要严格履行依法依规作出的政策承诺,对中小企业账款拖欠问题要抓紧按要求化解。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将政府拖欠账款且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向社会公开。
专栏 头条新闻 中国信用 |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