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需于企”大走访
以“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为重心,市局领导“走出办公室、走向大市场”。每位局领导至少包联一家重点企业和一个市场(商超),带队及时沟通、走访包联企业,收集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与难处,及时联系相关处室协调解决。每月联系企业不少于一次,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存在的实际困难,收集企业意见、建议,实行心贴心、零距离服务,对问题现场调研、现场解决,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要与市局同步,组织实施包联。
二、食品产业“一企一策”帮扶
对复工复产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一企一策”帮扶措施清单,同时督促企业落实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原辅料采购、生产加工过程控制等管理制度,加强库存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及时清理过期和变质的食品及原料,及时帮助企业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风险。
三、药品企业全程指导
鼓励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通过“互联网 远程审方”方式,指导群众用药。鼓励药品零售企业加入连锁经营,提升药品零售连锁率,发挥连锁企业市场竞争优势。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在现有生产范围内增加品种,执行承诺告知制度,告知收悉后即可生产,按要求加强事后监管。为企业提供涵盖法律法规、政策解读、问题答疑等专属化、定制化培训课程。在企业换发《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等涉及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重大事项变更时,提前入驻,提前服务,主动帮助企业梳理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帮助企业提前整改,减少企业成本。及时掌握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企业复工复产进程和生产经营情况,精准服务,助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四、电梯应急救援
保障涉民、涉企电梯安全运行。在全市各县(市、区)成立电梯应急救援青年突击队,24小时值班备勤,畅通96365救援电话,24小时值守,确保任何一个区域发生电梯故障和困人事故,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置和救援,维护人民群众乘用电梯安全。根据工作安排适时组织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有关人员,参加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组织的电梯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网上预审和年报公示线上指导
提供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网上预审服务,对各类市场主体年报公示进行线上指导,加强注册登记和年报咨询服务,加强年报密码重置服务,保障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工作“不打烊”,各类市场主体年报公示服务“不断档”。
六、实施容缺登记和歇业备案
优化企业登记办理流程,外资企业注册登记办理营业执照实施“容缺登记”,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可自主决定暂停经营,向登记机关申请歇业,降低市场主体存续成本,提升恢复发展能力。
七、七个“一站式”服务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一站式”服务。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基础上,探索信用监管、知识产权、反不正当竞争、价格规范、特种设备、非公党建等相关服务,整合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食品、药品等技术要素,组建技术助企服务队,深化“百名专家进百企”活动,为企业提供订单式、点菜式服务。开展“信用塑企、质量兴企、标准强企、品牌亮企、广告宣企、执法护企、电商助企”7个“一站式”帮扶行动,解决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发展困难,帮企业之所需,助企提升管理能力。
八、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选择重点园区开展政银企对接交流。与知识产权优质资源丰富的大型重点企业加强联系,积极对接各大商业银行,助推银行开发“私人订制”式金融产品,提高融资额度。拓展市场主体融资渠道,推动金融服务供给增量增质,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支持力度。促进商标质押和专利质押融资,落实河北省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及专利保险补助政策,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九、金融助企纾困
强化金融助企纾困力度,与驻保银行联合开展小微主体信用融资破难行动,向银行推送信用良好企业“白名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融资贷款,助推企业发展。
十、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加大高知名度商标、重点专利企业保护力度,及时收集掌握企业保护需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从严从快查处侵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恶意混淆仿冒企业产品等违法行为。
十一、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除涉及疫情防控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执法检查外,对复工复产企业实行无举报不检查的“安静生产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制定出台全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和从轻减轻处罚规定,对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各类市场主体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制定涉企行政处罚“不予处罚、减轻处罚”清单,分类执法。建立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对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采取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被处对象确有经济困难的,可申请暂缓或分期缴纳罚款。
十二、实行利企信用修复
对疫情防控医疗物资和群众生活资料供给保障相关企业提出的信用修复申请,符合条件的快速受理、加急办理。对因疫情影响暂时失联的企业,暂不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缩短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限,根据处罚情节轻重分别设置6个月、1年不等的最短信用修复期。对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满1年(被实施相应管理措施期限尚未届满的除外)、已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并主动消除危害后果和不良影响、未再受到市场监管部门较重行政处罚的市场主体,根据其申请予以修复信用。
十三、维护平稳有序市场秩序
加大对复工复产企业反映的原材料价格异常上涨、购进产品存在质量隐患等问题的执法力度,为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加大对国家和省降费减负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力度,确保价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开展涉企收费和水电气等公用事业领域价格专项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依法查处哄抬价格、操纵市场价格等行为,缓解企业成本上涨压力。依法制止并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清理废除借疫情防控之名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助推市场主体增活力、添动力。进一步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指导复工复产企业明码标价销售,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进行规范、指导、提醒或者纠正。
十四、检验检测公益服务
市质检所、市纤检所、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对疫情防控用品生产企业、重点粮油保供企业产品,防疫需要食品药品产品,实行免费检测;市计量所对小微企业委托的计量器具免费检定。
十五、设立“心连心”助企热线公布所有部门负责人电话
设立24小时助企服务热线电话12315和0312-5907976。主动向社会公布市局各相关处室、各直属单位负责人姓名及百灵棋牌的联系方式(见附件),让困难企业能及时找到专业对口负责人,及时得到对接,提供专业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咨询服务,指导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