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 省内动态 信用河北 | 2022/07/04
-
专栏 省内动态 人民网 | 2022/07/04
-
涿州市以营商环境评价、企业群众期盼为导向,创建“涿悦服 最卓越”营商环境品牌,树立京津冀县域城市营商环境标杆。
为解决企业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激发市场活力,涿州市制定了9条措施:项目未取得土地使用权前,实行“容缺受理”“同步并联”“限时审批”;围绕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配备服务“店小二”,上门包联,全流程跟踪服务;开设“办不成事”窗口,集中处理政务大厅內应办未办的问题;非工作日不打烊,政务大厅正常预约办理窗口相关业务;一般登记、抵押登记3个工作日办结,企业间买卖房屋1个工作日办结,查封登记、异议登记即时办理;提升水电气报装效率;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经济贡献奖励机制;外地车轻微违章不处罚。
同时,该市致力于营造竞争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办事更加便捷的政务环境、监管更加规范的法治环境、融资更加顺畅的金融环境、行为更加守约的信用环境,并提出20项重点任务,在市场准入及退出、政务服务效能、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监管、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服务、政务诚信建设等方面深化重点任务目标,实现“效率再提升、服务再提质、治理再提效”。
此外,聘任65名优化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负责监督行政审批、政务公开、服务承诺、特定行业服务规范、行政执法及基层窗口服务等情况;自主开展监督活动,广泛收集反馈企业和市场主体关注的营商环境问题和诉求;宣传普及相关政策法规,激发公众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的热情。
据介绍,该市采取“倒计时”方法完成土地供应,2021年至今批复3820亩;深入推进“百行联千企”活动,组织了20家银行和金融机构与367家有融资需求企业建立包联关系,累计走访企业82次,发放贷款超50亿元;从人才、土地、融资等与企业息息相关的方面持续发力,为企业配足配齐市场要素,让落地涿州、扎根涿州的企业始终保持市场竞争力。
专栏 省内动态 保定日报 | 2022/06/27 -
专栏 省内动态 石家庄日报 | 2022/06/27
-
市场主体的状态、活力直接决定经济整体运行的健康状况、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市场主体发展是稳经济大盘的关键措施,只有稳住企业、稳住市场主体,才能稳住就业、稳住民生,才能稳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本盘。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稳住经济大盘一系列决策部署。市场监管部门与市场主体联系紧密,在稳经济增长、保市场主体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责任。
为全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近期稳定经济增长一系列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市市场监管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勇担职责使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制定出台了《支持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从18个方面大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举全系统之力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为全市经济稳增长提供支撑,以实际行动助力全市经济发展。
1.推进准入准营便利化。推动外资企业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跨层级、跨领域应用。依托全省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网上服务平台,指导外资企业实现简易注销业务“零见面”。受省局委托,加快食品相关产品准入。
2.开展质量服务企业行活动。组织开展“质量服务企业行”活动,聚焦重点区域产业集群以及龙头企业实际需求,深入开展“帮扶问诊”,助力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推动规模以上企业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推动重点龙头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组织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线上培训,指导企业qc小组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3.强化先进标准引领作用。在全市开展对标达标行动,学习先进试点城市经验,促进新技术应用,支持新产品研发。围绕我市产业特色,广泛组织企业对标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大力开展关键技术公关。加快新标准研制,做好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积极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引导标准化优势企业发挥领军作用。推进2022年度企业主持国际、国家、行业标准资助经费组织申报工作。
4.实施知识产权强企行动。支持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对获得《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认证的企业,予以定额资助。推动中小微企业享受知识产权专业托管服务,帮助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开展“知识产权信息进企业促创新”活动,年内全市服务企业不少于180家。
5.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聚焦破解企业发展瓶颈,打出助推民营企业发展组合拳。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全省民营企业线上招聘大会,帮助市场主体拓宽用工渠道,缓解用工难问题;举办银企对接会,帮助市场主体解决融资难问题。
6.推动同线同标同质工作。引导我市企业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和“同线同标同质”试点企业创建,鼓励支持第三方合格评定机构为内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开展国际认证信息咨询与服务的线上免费专题培训活动,促进内外贸产品一体化。
7.优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申请流程。申请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化肥产品),经审查申请材料符合受理条件且申请人对材料的真实性作出正式承诺的,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准予许可并颁发电子证书。工业产品生产许可住所或生产地址名称变更的实施告知承诺制,企业免于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8.促进网络电商经济健康发展。深入开展农村电商助企活动,突出永年、魏县等特色区域,驴肉制品、鸭梨及梨木制品等特色产品,引导企业主动同抖音、快手和直播带货基地等开展工作对接,在品牌推广、产销对接、消费维权、地理标志运用等方面提供帮扶指导。
9.全力助推药品流通产业发展。全力帮扶药品批发企业建设现代医药物流项目;鼓励药品批零一体化经营、鼓励连锁零售企业提高连锁率,促进药品流通产业健康发展。
10.创新开展食品生产企业检验能力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强化检验检测,提升食品安全工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期、分批、分类别组织企业检验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强化培训。
11.指导企业快速信用修复。为企业信用修复开通电话咨询和辅导服务,推行“邮寄办、简易办”修复。鼓励和引导企业珍惜“信用名片”,提升诚信经营水平。
12.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强化公平竞争审查,组织开展随机抽查,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制定《邯郸市预防和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工作指引》,依法制止并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13.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治理。依法查处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机构、水电气暖公用事业、商业银行等领域涉企违规收费行为,释放减负降费政策红利。
14.开展“打假保名优”活动。在全市重点产业集群和食品、消费品、工业品等生产经销企业中,选取龙头企业、知名品牌企业集中开展“打假保名优”活动,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15.优化广告市场环境。加大对传统媒体、互联网、户外广告等各类媒体广告监管。加强对食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医疗器械、药品、医疗、金融投资理财、房地产等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领域广告专项整治,切实规范广告经营发布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广告市场环境。
16.实行精准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相结合。充分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结果,根据不同信用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抽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尽可能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17.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符合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有发展前景的“三新经济”,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谨慎使用行政处罚等严厉执法措施,优先采取教育警示、行政指导、行政约谈、责令改正等柔性执法方式。对《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领域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明确的66项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指导当事人自我改正、落实主体责任。
18.严格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规范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持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对违法违规行为,严格依法查处,履职尽责到位,优化市场环境。
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策措施、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精准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以市场主体稳定健康发展为全市稳住经济大盘作出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专栏 省内动态 邯郸日报 | 202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