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 行业信用宣传 信用中国 | 2021/06/18
-
4月11日,重庆市非公有制企业信用建设促进会召开工作汇报会,专题研究促进会发展之计。会议由市总商会副会长、促进会会长游洪涛主持。
市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莉出席会议。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蒋维胜就促进会相关工作进行了专题汇报。
游洪涛对秘书处工作做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市工商联会员部负责人到会对促进会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张莉对促进会成立以来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就促进会挂牌暨“信用记录关爱日”宣传活动等提出了意见。
张莉要求促进会要真正发挥企业信用建设的“促进”作用。抓紧细化与非公经济领域的商会(协会)开展信用共建试点的具体措施,加快建立非公有制企业信用体系共建共治共享机制,进一步发挥商会(协会)在推动社会诚信建设的公共服务性和社会公益性,努力探索携手其他商会(协会)开展信用共建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和经验。
专栏 行业信用宣传 信用中国 | 2021/06/18 -
3月12日,在广州市越秀区建设二马路社区的建设路文化站前广场举行了一场诚信宣传活动。活动以“诚信打造新社区、焕发‘建设’新活力”为主题,吸引了上百名社区居民、企业代表、志愿服务者等前来参与。
职能部门现场提供咨询
活动现场设置了6块诚信知识宣传展板,为社区居民普及诚信知识。40余名社区居民自发在“社区居民诚信公约”签名墙上承诺签名。同时,本次活动还联合了越秀区法院、越秀区人社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业务骨干分别就现阶段信用修复、企业亮信用亮承诺、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被执行人等信用建设重点领域提供现场咨询服务。
广州市广德昌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王静认为,这次活动联合越秀区法院、越秀区人社局等部门现场提供了咨询服务,让企业能在家门口了解和解决企业信用经营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和疑惑。
“我们将以这次宣传活动为契机,回公司后向全体员工传达学习,主动参与‘企业亮信用’‘企业亮承诺’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王静说。
“很多居民朋友可能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比较模糊,觉得跟平常百姓关系不大,但实际上,我们每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和信用息息相关。”二马路社区居民代表谭俊杰表示,诚信进社区的活动非常有意义,让社区居民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诚信的重要。
越秀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越秀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将诚信宣传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多形式推进,营造全员参与的共建氛围,让信用主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建设成效。
同时,将逐步完善联合奖惩发起与响应工作规定,公共信用信息报送、核查、发布工作规范和查询服务指南。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平台建设,着力构建诚信社会,使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越秀区连续两年在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考核排名第一
目前,越秀区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结合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和重大民生领域改革深入推进落实。在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考核中,越秀区连续两年排名第一,已初步构成全方位、多层次、多部门联动的社会信用体系。
具体做法上,越秀区制定了《越秀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率先出台了《广州市越秀区贯彻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意见》,并研究制定了信用修复、信用异议处理、联合奖惩数据和典型案例归集的配套体制机制,探索成立从事专门信用建设工作的业务科室。
为打造信用共享平台,在越秀区在其门户网站上开设了“信用越秀”专栏,设置企业基础信息、失信被执行人、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等17个主题数据,将国家已发布的44份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梳理汇总后上传,并提供信用信息分类查询功能,截至3月初,共归集信用数据250万余条。
同时,区内积极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初步建成“越秀区企业政务信用评级系统”,采取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式,初步构建企业信用评级的指标体系,将企业政务信用评级细分为a、b1、b2、c、d等5个等级,对区内13.9万余家企业进行信用评级。
此外,越秀区还建立跨部门联合奖惩机制。越秀区法院与区政务办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将2.1万余条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信息嵌入到区数据中心,明确11个部门25项联合惩戒措施,在办理行政审批具体业务时可在系统内查看失信数据,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越秀区人社局制定印发《关于执行<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的操作细则》,将拖欠工资“黑名单”信息纳入“信用广州”和“信用越秀”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范围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生产许可、资质审核、融资贷款、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评优评先等方面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
专栏 行业信用宣传 信用中国 | 2021/06/18 -
淮北市已在20多个领域建立“红黑名单”制度,据市发改委数据,至发稿时止,全市公布诚信“红黑名单”61期,共享红黑名单信息3468条。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建立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和使用机制,其中信用联合奖惩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关键环节。近年来,淮北市围绕信用联合奖惩常态化,积极健全信用联合奖惩运行机制,着力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
淮北市持续完善信用联合惩戒体制机制,编制市级联合奖惩措施清单,建立动态联合奖惩系统,在20多个领域建立“红黑名单”制度的同时,在失信被执行人、食品药品、纳税、农民工工资拖欠等45个领域发布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强化联合奖惩案例归集,截至2018年底,已向国家城市信用监测平台报送联合奖惩案例4000余个。
立足新时代,淮北市依托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打造“信用 ”监管模式。如打造“信用 交易”模式,建立淮北市公共资源参与人基础信息库和信用档案,对公共资源交易违法违规不良行为当事人进行量化记分,对公共资源交易失信主体限制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构建多项以信用为核心的监管机制。我市在环保、食药监、房管、城建、交通、司法等一批行业主管部门广泛应用信用信息对管理对象实施分类监管。在建筑领域出台了《淮北市建筑业信用动态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对在淮建筑业企业审批报建、工程质量监管、工程安全监管、建筑市场、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五类行业行为实施动态监管评价。
探索区域信用合作也有进展,淮北市与苏鲁豫皖八市签订劳动保障监察联动协作协议书,实现信用资源互用、“红名单”优势互享、“黑名单”信息互限、异地联合执法互助,有效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加强与省内兄弟市合作,实现与亳州市、宿州市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当事人、海关失信企业等“黑名单”信息共享交换。构建了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跨部门、跨领域的社会联防大格局。
淮北市还不断推进失信问题专项治理。扎实推进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按照国家发改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要求,制定了《淮北市开展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对各级地方政府、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4类主体进行全面筛查,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全部整改完毕。积极开展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市信用办、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政府金融办)、市中级人民法院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制定查询事项目录和措施清单,常态化抓好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监管。抓好电子商务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制定下发《关于全面加强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淮北市2018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方案》,建立电子商务领域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和淮北市电子商务领域企业失信黑名单库,累计归集信息7000余条,相关数据已全量推送省平台。截至目前,淮北市电子商务领域黑名单已整治完成清零。
专栏 行业信用宣传 信用中国 | 2021/06/18 -
专栏 行业信用宣传 信用中国 | 202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