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湖北省荆州市市场监管局大力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试点,在全省率先摸索出“信用风险分类 双随机”监管模式,实现了市场主体发展和执法监管良性互促。
2021年以来,荆州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手段,大力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试点,形成“信用风险分类 双随机”融合监管新格局,目前已建立通用企业风险分类体系和24个行业企业风险分类监管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
针对企业信用分类结果,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抽取检查人员,把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示,杜绝执法随意、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
荆州市作为湖北省跨部门综合监管先行区试点城市,按照“一场景一件事一流程”原则,对涉及监管领域多、检查频次高的行业领域进行全面梳理,建立“一业一查”制度,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行政执法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过多干预。
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促进企业发展、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保障。荆州市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通过实施“信用风险分类 双随机”监管,跨部门综合执法,增强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不断汇聚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之力。
专栏 国内动态 信用中国 | 2023/12/05 -
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近日联合印发《北京市社会组织信用监管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要求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信用监管,创新社会组织监管方式。
根据该《办法》,社会组织信用监管可分为事前信用监管、事中信用监管和事后信用监管。
“事前信用监管”部分,《办法》规定,社会组织可以主动向社会作出诚信承诺,并将书面承诺、履约践诺情况记入信用记录,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纳入公共信用评价管理。相关部门引导社会组织诚信自律,依法依规开展活动。
在“事中信用监管”部分,《办法》提出,登记管理机关依托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北京市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系统,归集社会组织公共信用信息,建立健全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发布公示制度。社会组织公共信用评价等级统一分为a、b、c、d四个等级,对信用等级为a的社会组织,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信用等级为b的社会组织,适当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信用等级为c的社会组织,按常规比例和频次抽查;对信用等级为d的社会组织,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依法依规加大监管力度。
“事后信用监管”部分除明确对不同信用等级的社会组织采取不同措施外,还提出建立健全各领域信用评价结果的社会化应用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受理社会组织贷款、担保、租赁等信用服务申请时,应用社会组织公共信用评价结果;鼓励社会信用服务机构为社会组织提供信用报告、信用管理咨询、信用核查等信用修复服务。
《办法》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专栏 国内动态 人民政协网 | 2023/12/01 -
位于宁夏银川市永宁县的闽宁镇,是我国东西协作、易地搬迁扶贫的典范。从8000多人的扶贫移民村,到常住人口达6万余人的生态移民示范镇,闽宁镇实现了4万多西海固地区移民“拔穷根”的愿望。
如今,贫穷的风沙远去,红砖赤瓦、燕尾山墙的闽宁镇正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金融成为当地居民致富路上的一把“金钥匙”。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夏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后,宁夏监管局聚焦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提高“三农”金融供给能力,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接好脱贫攻坚“接力棒”,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
喜银福是闽宁镇养牛致富的带头人。从2000年用一笔1.2万元的贷款购买一辆农用三轮车开始,移民到闽宁镇的喜银福通过贩卖水果、牛羊挖掘出人生的“第一桶金”,开启了他的牛羊养殖事业。
2011年,永宁县福运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在喜银福的带领下,闽宁镇福宁村养殖小区内养殖专业户达到80家,户均收益5万余元。2013年,通过合作社担保,42户农民拿到了260余万元贷款。2022年,专业合作社又贷款100万元,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
“从贫困户到脱贫,再到成为致富带头人,这种案例在我们这里非常多。”永宁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朱振东表示,在闽宁地区,该行年投放基准利率贷款近1亿元,年均为闽宁地区办理创业类贷款5500余万元,培育了一批优先致富的产业带头人。
谈到当地居民融资中的难点,朱振东告诉记者,从西海固地区搬迁而来,镇子上的移民往往“家底薄”,创业缺乏充足的资金。而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客户缺乏有效抵押物,授信困难重重。
经过调研,当地金融机构找到了一大突破口——信用。为解决信用评估的问题,2020年以来,银行客户经理挨家挨户现场采集信息,现场评级授信、现场发放小额免担保免抵押信用贷款。据介绍,永宁农商行用三年时间完成了闽宁镇六个行政村1.3万农户的普惠建档、普惠评级,有效农户授信面达到47%左右,授信金额达7.79亿元。
“要把农户的信用转成财富。”邮储银行宁夏分行三农部负责人李晶告诉记者,该行的信用贷款结余已经占到了个人经营性贷款的63%以上。“农户只要诚实守信,有生产经营项目,有增收致富愿望,无须抵押担保,即可获得全流程线上化的贷款。”李晶说。
2020年以来,邮储银行宁夏分行重点推进“整村授信”。通过“线上 线下”“人工 科技”“银行 政府”的方式,建设信用村、评定信用户,为农户普遍授信。线下,该行进村入户实时采集关键信息;线上,积极对接外部三农数据,丰富农户数据维度,为农户精准画像。该行通过“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循环支用、动态调整”的方式,向农户提供小额信用贷款。
铁彦忠是闽宁镇福宁村福宁养殖园区的肉牛和育肥羊养殖大户,也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今年4月份,邮储银行永宁支行在该村开展“整村授信”时,在铁彦忠家中10分钟即完成20万元纯线上信用贷款申请、审批、发放全流程,让他倍感惊喜。开展“整村授信”工作以来,邮储银行永宁支行已在福宁村评定信用户567户,主动授信率达到89.6%,用信率达到28.3%。
不仅在闽宁镇,“整村授信”正在宁夏广袤的乡村铺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夏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宁夏监管局深入推进整村授信工程,截至2023年9月末,“整村授信”覆盖全区2193个行政村,累计授信户数44.29万户、金额395.53亿元,有效农户授信面达80%以上。
同时,结合乡村金融服务特点,宁夏银行机构积极构建物理网点 自助银行 便民服务点 网络金融 流动服务“五位一体”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建设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点,基础金融服务已覆盖全区193个乡镇和2193个行政村。
专栏 国内动态 央广网 | 2023/11/30 -
青海省市场监管局发挥专项工作组“核心”执法督导检查作用,从线上线下“双线”强化广告监管,取得良好成效。
“线上”监测,及时处置涉嫌违法线索。省市场监管局通过分析该省呈现的相关文化产品营销乱象,不断完善更新专项监测关键词,加大对全省相关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广告经营发布单位、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媒介、传统媒体等经营主体的广告监测力度,重点监测线上销售涉主题教育出版物、相关严肃政治议题、政治事件以及其他敏感问题的商业营销宣传信息,严厉打击线上商业广告中宣扬错误政治观念、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尊严、伤害民族感情、宣扬宗教歧视、扰乱社会秩序、违背公序良俗等违法行为。期间,对省广播电视台、西海都市报等全省26个传统媒体,350个互联网站点(网站115家,微信公众号204家,抖音电商7家,app5家,小程序12家,快手直播电商7家)广告进行了抽查监测,共监测各类广告17123条(互联网12318条)、524043条次(互联网133438条次),及时责令停播、规范涉嫌违法广告268条数(1917条次),有效净化了该省广告市场环境。
“线下”督导,严厉打击广告违法行为。青海省市场监管局专项工作组抽调执法办案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持续加大广告导向监管力度,赴西宁市、海北州等重要地区,突出加大对辖区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红色教育基地、小商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地区经营场所销售的纪念品、文具、会议用品、邮币卡、工艺品、酒、茶、瓷器等相关文化产品,及时纠正相关营销宣传将红色旅游娱乐化、庸俗化的不良倾向。依法严厉打击以歪曲历史、恶搞经典、侮辱英烈等手段开展营销宣传的违法违规行为。其间,共检查海北州原子城等红色旅游景点12处,西路军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5处,青海省美术馆、邮政局等重点相关文化产品经营单位125家,发现涉嫌违法线索2条,依法查获多种违法物品,涉案金额达1.5万元,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下一步,青海省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切实发挥广告监测、网络交易监测、舆情监测和投诉举报作用,加强分析研判,紧抓重要时间节点,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全力做好辖区防范和制止借主题教育搞不当营商活动专项治理工作。
专栏 国内动态 中国质量新闻网 | 2023/11/20 -
专栏 国内动态 天津市发展改革委 | 2023/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