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江苏省徐州市民政局印发实施方案,在全市全面推广“信用 社会救助”,建立社会救助领域诚信机制,加强救助对象诚信意识,大幅缩减社会救助审批时间,全面构建诚信规范、精准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
一是优化一个流程。申请人提出社会救助申请,签署《申请社会救助个人诚信承诺书》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承诺本人或家庭成员所提供的申请资料真实完整。经办人员根据申请人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审核初判确认,受理次日起公示,其中临时救助公示3个工作日,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申请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申请人,直接享受救助。同时开展线上线下同步核查家庭经济状况,将申请人家庭及赡抚(扶)养关系的义务人上传至江苏省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进行数据比对;镇(街道)、村(社区)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和信息核对等方式,详细核查申请材料真实和完整性,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公示、审核、确认全部流程。
二是制定三张清单。政策清单:厘清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等社会救助政策一次告知困难群众,确保意向申请人提前了解政策,对照家庭经济状况,决定是否申请。申报材料清单:申请人只需提供身份证、无法通过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查询的相关证明材料,签署《申请社会救助个人诚信承诺书》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即可申请救助。惩戒清单:对失信行为按失信程度分类教育引导和细化监管惩戒措施,一般失信的予以批评和警告,并及时追回救助资金;较重失信的,处非法获取的款物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其冒领款物退交之前,不再受理其他相关社会救助申请;严重失信的,有关机构将其相关信息记入个人信用记录,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三是健全四项工作措施。双向承诺告知: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明确救助对象诚信承诺的内容、违约责任,经办人员同时向申请人承诺全程按规定程序办理,通过签署诚信承诺书等形式,推进社会救助对象依法救助的自觉性、严肃性。守信激励导向:对救助对象实施诚信等级评定,激励保障对象的诚信行为;对信誉优良的救助对象,明确可以优先获得其他社会救助项目,优先推送给各种社会力量实施帮扶。诚信修复重塑:以教育引导为重点,帮助失信对象重塑个人救助信用,明确信用修复的途径和量化标准,对积极纠正失信行为的,按程序实施信用修复,同步修复失信对象数据库的信用等级。容错纠错免责:在“信用 社会救助”经办过程中,以尽快为困难弱势群众提供及时便捷高效服务而出现的非个人专断、非主观故意、非谋取私利造成的工作失误,做到“三个区分开来”,客观公正地认定划分责任,激励经办人员在救助工作中敢于担当、勇挑重担,充分调动和保护民政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全面推广‘信用 社会救助’,以方便困难群众办事为导向,聚焦社会救助“堵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营造良好的社会救助诚信氛围,切实解决审批时间较长的问题。”江苏省徐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承诺事项实际,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有效监督承诺履行情况,实现“信用 社会救助”过程可控、风险可防。
专栏 国内动态 信用中国 | 2024/01/11 -
专栏 国内动态 中国质量报 | 2024/01/03
-
专栏 国内动态 人民日报 | 2024/01/02
-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是最基本的市场规则和制度之一,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近日,在高效能市场监管助力新重庆建设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情况。
现在,信用已成为经营主体对外的一张重要“名片”!重庆市市场监管部门创新“一企一码管终身”改革。通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自动为367万户经营主体生成二维码,关联集成经营主体基础信息、信用信息、监管信息、处罚信息,并进行“数字画像”;打造经营者亮码经营履责、消费者扫码知信维权、第三方凭码协同监管、监管者依码监管服务等应用场景,实现“码上监管”“码上服务”,点击量达933万次。
同时开展信用政策在二手车交易、预制菜行业试点信用合规建设,36万户经营主体通过“山城有信”应用公示信用承诺,向经营主体远程发送提示警示335万户次。
推行个体工商户“简便”年报、农民专业合作社“协同”年报、内外资企业“精细”年报,持续完善“多报合一”制度,提升经营主体履责自觉性和年报便利度,实现“进一次门、填多项数、供各方用”。今年全市企业年报率92%,个体工商户线上年报率72%。
对经营主体失信后的信用修复流程也进行简化,包括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城有信”应用上开通线上亲民信用修复通道,4.4万户经营主体体验到了信用修复“掌上办”“随时办”的便利。全面推行经营主体申请注销登记后自动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对补报年报的个体工商户实行自动取消经营异常标注等工作。今年重庆已有32户实现自动修复,经营主体普遍反映信用修复更为便捷高效。
同时,重庆市市场监管部门还优化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已完成对119万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用风险评价。对a、b类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经营主体,推行“无事不扰”,对c、d类有不良信用、风险偏高的经营主体,实施重点监管。
下一步,重庆市场监管部门将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示体系,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制度,将经营主体承诺和履约信息纳入信用记录。健全经营主体信用激励和信用约束机制,提升信用良好企业获得感,优化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修复制度,支持经营主体重塑信用。
专栏 国内动态 信用中国 | 2023/12/26 -
专栏 国内动态 天津日报 | 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