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3/01/04
-
元旦将至,正是各大商场和网站进行年末打折促销的黄金时段,也有不少朋友正忙着为假期聚会和出游做计划,怎样才能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玩得开心?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节日消费热点,向广大消费者发出消费提示。
警惕价格欺诈 切勿盲目购买
节假日是商家打折促销的活跃时节,消费者在购买相关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请按需购买产品,不要因打折优惠而随意下单。读懂、看清商家打折、买赠等促销活动的规则,注意保留相关凭证。理性选择折扣商品和赠品,全面了解折扣商品信息,确保正品与赠品产品合格、使用安全。
倡导文明用餐 注意食品安全
外出就餐应选择证照齐全的餐饮单位,倡导文明就餐、按需点餐、厉行节约,用餐时自觉使用公筷、公勺,尽量实行分餐制,拒绝食用野味,避免交叉感染等。在选购食品时,消费者须仔细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配料、储存方式等食品标签内容是否清楚、齐全,确保所购食品在保质期内,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
支付信息要防盗 保留凭证好维权
当前移动支付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消费者在使用移动支付时,要注意核对付款金额和收款方,避免因支付错误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同时,应注意保护个人身份信息,不要随意“扫码”,不要随意将身份证件号码、银行账号、支付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告诉他人。无论是线上消费还是线下实体店消费,请记得索要正规票据,并仔细核对缴费清单,保存好消费证据(如发票、收据、消费明细、线上订单记录、与商家的聊天记录、商家宣传资料等相关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先与商家或交易平台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通过拨打12315热线等方式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安全理性出游 保护自身安全
趁着过节出去走走是广大消费者的出行计划之一,但出行要注意自身保护。出行前,请提前了解景区的有关要求;旅程中如实申报个人真实信息,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随团旅游时,事先一定要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额外要求需列入书面合同里,特别注意其中的违约责任约定。
远离“感恩答谢会” 天上不会掉馅饼
警惕专坑老年人的所谓“感恩答谢会”。一些无良商家往往以“感恩答谢”“回馈老客户”的名义,通过频繁组织老年人参加免费的招待会、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旅游、赠送礼品等活动,诱骗老年消费者购买质次价高甚至是“三无”保健品,在骗取老人钱款后,不见踪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尤其是老年消费者,务必远离此类“感恩答谢会”,避免上当受骗。
为营造良好消费环境,让广大消费者度过一个快乐、祥和的节日,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加强节日期间应急值守工作,保障投诉、举报渠道畅通,广大消费者如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产生消费纠纷,可拨打12315热线电话进行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3/01/03 -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2/12/28
-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假借“核酸混管异常”“疫苗接种”“领取居家隔离补贴”之名,实施各类诈骗活动,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总结了涉疫的相关骗局,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切勿上当受骗。
骗局一:核酸混管异常
“××区防控办提醒您混采核酸结果异常,http://×××,请按链接进行操作查阅。”最近,有市民收到类似的诈骗信息,短信里谎称市民核酸混采阳性,附带查询链接,诱骗点击查询。据警方介绍,这实际是一条诈骗信息,点击链接后,会被要求输入银行卡、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导致银行卡里的钱被转走。
骗局二:冒充教育机构退费
“现在因疫情影响很多教育部门面临倒闭,现由××办理清退教育回款,需要办理教育退款的同学,可以提供购买教育的交易记录或者列表,工作人员核实后会给大家办理退款申请,本次退款不收任何手续费用。下方是退款app的下载方式……”据警方介绍,近期受疫情影响,各校启动线上教学,不法分子趁机动起了“歪脑筋”,通过伪造教育部门公文、冒充相关教育机构工作人员等方式,以响应“双减”清退培训学费和“考试包过,不过退款”为噱头的专业技能考试退费实施诈骗犯罪。
骗局三:谎称“领取居家隔离补贴”
诈骗分子冒充公司人事、财务部门或通过邮箱向公司员工群发邮件,称现根据国家政策发放工资补贴,需及时扫码登记领取,将被害人引流至“钓鱼网站”后对被害人的银行卡实施盗刷。
骗局四:谎称“快速核酸检测结果”
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渠道批量购买账号,以社区工作人员的名义添加好友,再将受害人拉群。诈骗分子将受害人拉群后,聊天群里出现“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加急最快半个小时”“家里也能做核酸检测”的信息,只要额外付费便能办到,都是骗钱的套路。
骗局五:疫苗补偿款骗局
近日,多地出现谎称××疫苗补偿款诈骗,骗子通过短信、微信等渠道发送虚假链接,谎称科兴疫苗补偿款2000元,点击进入链接领取。
骗局六:推销所谓“特效药”
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部门、药物研究(医疗)机构等,以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方式进行推销,谎称有防疫“特效药”,诱导受害者前往“钓鱼网站”购买,从而获取个人银行信息盗取银行卡余额。
骗局七:核对“疫苗接种”骗局
诈骗分子冒充社区工作人员,电话询问受害人是否接种“新冠疫苗”,如果已接种请按“1”,未接种请按“2”,只要受害人根据操作不论按“1”或者“2”,手机都会出现黑屏,此时诈骗分子会通过“钓鱼”软件获取受害人个人信息(手机内支付宝、银行卡等)。
骗局八:群发“疫苗预约”短信骗局
诈骗分子冒充疾控中心,以“预约疫苗接种”为由,发送含有“钓鱼网站”链接的短信给用户,诱导用户点击链接。一旦受害人根据诈骗分子要求填写个人银行卡信息、手机验证码等,银行卡内的钱就会被转走。
警方提醒:退款或退费,十有九骗!
“骗子布下与疫情相关的骗局看似言之凿凿,实则常识性错误百出,骗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骗钱。”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收到任何短信,请谨慎核实;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和扫描一切可疑二维码,谨防误进“钓鱼网站”,不泄露个人信息,要做到“不看、不信、不汇款、不转账”。
同时,要谨记防疫、社区工作人员不会索要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若有防疫疑惑,请及时联系居委会、派出所。当接到所谓“客服”来电,遇到退款退费问题,一定要登录官方网站或者通过正式渠道核实,一般称可以退款或退费的,十有九骗。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2/12/27 -
近日,为防止不法分子打着“养老公寓”“以房养老”的旗号行骗,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就防范房地产领域养老诈骗做出温馨提示,提醒广大老年朋友增强防范意识。
防控范围主要包含在商品住房销售中以“养老”名义进行虚假宣传;捏造、散布“养老住房”“养老公寓”房地产虚假信息,恶意炒作,哄抬房价行为;为不符合交易条件的“养老住房”“养老公寓”房屋提供经纪服务、发布虚假房源信息、隐瞒住房出售信息,诱骗群众买房行为;违规在城市街面、住宅小区张贴养老产品宣传广告的行为。
常见骗局主要有:打着抱团养老、投资养老、销售养老房等旗号,经常出现在老年人聚集的场所,不断对老年人群“洗脑”。
利用小恩小惠博好感,降低老年人警惕性。不法分子通过组织旅游、参观、讲座、赠送礼品等手段,有意博取老年人信任和好感,等老年人降低警惕后,趁机对其情感绑架、道德绑架、虚假宣传,最终目的是骗取老年人钱财。
抛出高回报承诺吸引老年人。不法分子多用承诺高额分红、保本高息、预定养老服务等套路,诱骗老年人投资所谓“养老服务”项目,收费名目五花八门,如“贵宾卡”“会员费”“预付费”等。
为此,市住建局发布重要提示:谨记投资有风险。切勿轻易相信所谓的“稳赚不赔”“无风险、高收益”宣传,不要投资业务不清、风险不明的项目,别受高收益诱惑而冲动投资。
增强法治意识。心态乐观、积极,科学养生,平时可以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等,开阔视野,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自身防骗能力。
购房必须看公示。购房者在购房时请注意现场查阅公示信息是否齐全、真实、有效,签订购房合同时认真查看合同条款,谨防掉入合同陷阱。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以防被冒用、滥用或非法使用。若发现诈骗行为,应及时拨打110报警,并反映至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
常与亲友沟通。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不急于决策,不固执己见,多听取亲友意见,重大事项请咨询专业人士和律师,或咨询业务主管部门。
专栏 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 | 2022/12/23